第十八章:聊聊康熙-《浅论满清》
第(2/3)页
明珠幼年在宫中当过侍卫,与康熙甚微亲密(比康熙年长),之后升至内务府总管、弘文院学士、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兼经筵讲官,调任兵部尚书。
当年吴三桂为试探康熙圣意,自请撤藩,索额图主张留藩,明珠看出康熙心里想法,符合康熙,主张撤藩。从此以后,康熙对明珠更为喜欢,在康熙十六年的时候,把他升为武英殿大学士。
这个时候呢,索额图是保和殿大学士,在征伐吴三桂的战役中,积累功勋,在战略上担任了参谋总长的职位(通俗的说法,因为清朝是没有参谋总长的)。明珠排挤他,逼得他在康熙十九年八月就称病辞职。康熙改任索额图为“内大臣”兼“议政大臣”,康熙二十五年让他担任“领侍卫内大臣”,康熙二十八年与俄办理外交,签下了《尼布楚条约》。
明珠在索额图被挤出内阁以后,简直就是大权独揽,当武英殿大学士一直当到了康熙二十七年,才被御史弹劾下台。
明珠手下有个余国柱,是其最大的走狗了。
御史弹劾说,只要是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位置有空缺的时候,明珠和余国柱还有其他的私人,都会“展转征贿,必满其欲而后止”。明珠的财产,真的是堆得跟山一样了。
明珠不仅“卖缺”,对于言官,还采取钳制的手段。所谓言官,那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手下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的“给事中”,与各道的“监察御史”,还有巡盐御史、巡漕御史、巡视京通各仓御史等。只要是新上任的言官,必须要来明珠这边拜访一下,名为拜访,实为“订约”,说以后给皇帝的任何奏疏,必须先给明珠观看阅览。
明珠如此的大罪,在任何朝代都是绝对的死罪,而康熙只是免去了他大学士的职位,说“不忍加罪大臣”,不久后,明珠居然又升为“内大臣”,仍然放在自己身边,这种“恶恶而不能去”的作风,不可谓不是他的一大缺点。
余国柱是个小人,明珠被黜的时候,他也被免职,他带着财富去江宁(南京),盖豪宅,做生意,一副恬不知耻的模样。之后被一位给事中弹劾,康熙又下令,将他逐出江宁,逐回原籍,而他所贪的赃款呢,康熙居然不予追究。
另一个小人是徐乾学,被明珠赏识才为左都御史、刑部尚书。这个时候,康熙二十七年,湖广巡抚张汧犯了贪污的案件,押到北京受审,结果第一个供出来的就是这个徐乾学,康熙也只是允许他辞职,但保留了“领修书总裁事”,负责一些清史的修撰。
左副都御史许三礼在康熙二十九年弹劾徐乾学说他在修书的时间里,“乘修书为名,出入禁廷,与高士奇为表里,物价沸腾,招权纳贿”。康熙主持了“部议”,认为许三礼说的没有证据,把许三礼骂了一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