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纵览全局!-《三国:家父曹孟德》


    第(1/3)页

    曹彰军的中军大帐内,曹彰端坐正中,诸葛亮、刘晔分坐两边。

    马超、庞德、阎行、徐晃、高顺等将领也都在座。

    今日一战,彻底地将周瑜率领的江东水军击溃,将江东军的水寨占据,也就意味着,曹彰大军可以顺利渡江,随后就可以继续向着当涂县,乃至丹阳郡的其他地方发动攻击。

    李进亲自带着几名士兵,押解着五花大绑的陈武,进入了中军大帐。

    “启禀司空,末将擒拿了敌将陈武,现交由司空发落。”李进通过手势向曹彰汇报着。

    对于陈武的情况,曹彰还是略有了解,他本是庐江郡松滋县人,是孙策还在寿春袁术部下时,主动投靠到他的部下。

    历史上的陈武仁厚待人,乐善好施,所以口碑极好。后来是在合肥之战中面对张辽突袭时,奋战而死,也是陈寿所写的《三国志》提到的江表十二虎将之一。

    曹彰深知自己现在要继续征伐江东,正是用人之际,尤其是像陈武这样忠勇,且有水战能力的将领,就更要尽力吸纳才是。

    想到这里,曹彰主动起身上前,笑着对陈武打着招呼:“子烈将军,可愿为朝廷效命?!”

    “忠臣不事二主!我陈武既已投效孙将军麾下,岂可战败为苟且偷生,就转投他人?!江东只有战死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孙武。你要杀便杀,不必多言!”陈武却断然拒绝了曹彰的劝说。

    马超大怒,对曹彰说道:“司空,这厮既然一心求死,请将其速斩,号令全军!”

    曹彰却笑着摆了摆手:“孟起勿恼。”

    随后,曹彰转对陈武说道:“将军忠义,曹彰十分佩服,但只恐我将将军斩首,你却未必能得偿所愿,被后人称为忠义之士,反而要被扣上乱臣贼子的帽子,败坏宗族的名声!”

    “一派胡言,我陈武怎么会是乱臣贼子?!”陈武恼火地喝问着。

    “我且问你,袁术自立为帝,妄称帝号一事,你可知晓!?”曹彰开口问道。

    “此事世人尽知,你又何必明知故问?”陈武冷冷地说道。

    “那我再问你,孙策受朝廷敕封,乃是汉室的将军,会稽的太守,你可知晓?!”曹彰再次问道。

    “这是我家主公辛苦打下的基业,我岂能不知!?”陈武本性单纯,并未听出曹彰话语里的引导之意,继续回应着。

    “那我再问你,孙策身为汉室将军,受朝廷俸禄,天子命他出兵配合我一起征讨袁氏,他却百般推脱,我领兵来问责,他更是直接起兵对抗,完全想把江东据为己有,这种夺取大汉疆土的行为,算不算是乱臣贼子!?”曹彰开口义正严词的继续向陈武问道。

    陈武一时语塞,他本就是武将,再加上曹彰本就善辨,他一时被怼的无话可说了。只能觉得曹彰说得有道理,孙策的行为,严格说来,这的确与谋反无异。

    “子烈,孙氏世代为官,食汉室俸禄。孙策之父孙坚将军更是参与了平黄巾、战西凉、联军战董卓等大小战役,乃汉室栋梁之臣。”

    “孙策也是蒙受皇恩,年仅二十,就已官封一方太守,更有将军爵位。他不思报恩,却只想占地自立。如今我率大军前来征讨,屡次修书劝降,他依然冥顽不灵,率军顽抗,这又算不算是食君之禄,却行谋逆!?”曹彰看出陈武的心思已经被自己说动,立刻继续发动着语言攻势。

    陈武被问得更加尴尬,低着头不知该如何回答。

    “子烈投靠孙策时,他尚是大汉忠臣,你也自当誓死效忠。可如今孙策已经沦为汉室逆臣,你却要为其守义,白白将自己的有用之身为其赴死,岂不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那你死后不被定为乱臣贼子,又是什么!?”曹彰继续地说道。

    陈武听了曹彰的话,心中触动更大,不得不承认,曹彰的话的确是非常有道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