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陈兄只说了你的观点,却没有讲出你的道理,让在下如何评述?还请陈兄指点一番,我愿听高见。”诸葛亮语气谦逊地问着。 陈平见诸葛亮态度如此亲善,得意起来,开口说道:“虽然天道与人道都很神秘,但是道家的无为而治理念,能够上顺应天心,下响应民心。透过无为之道,我们能够行有为之事,做到无欲无求,却又能应对天下事务,不斗争却又能竞争得胜。” “因此,我深信道家的无为而治,是治理社会最为适合的方式。”陈平作出了总结性的发言。 陈平说完之后,人群中传出了一片赞扬之声,显然和他持相同观点的人很多。 曹彰不动声色,看向诸葛亮,想看他打算如何回应。 诸葛亮平静地露出淡淡微笑,随后对陈平说道:“陈兄的观念恐怕有些错了。” 陈平顿时瞪大眼睛,有些不悦地盯着诸葛亮,大声问道:“诸葛先生一句话就要否定道家的理念,为什么呢?” 诸葛亮淡淡地说:“请陈兄聆听我的解释。” 陈平当即点头:“先生请讲。” 诸葛亮直截了当地说:“道家的无为而治口号虽然声势浩大,但实际上,它仍然涵盖了某些有为的成分。传统的无为主义理论认为,国家问题,可以通过设定制度和约束人的思想,来实现无为而治。” “然而,既然是制度,也是由人制定的。从本质上来说,道家的无为而治原则其实是在通过制度手段,来减少前者对后者的干预。大家应该明白,制度乃是人定,用人定的制度再去说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当然不可取。” 听了诸葛亮的解释,陈平一时间陷入了沉默和茫然之中,不知如何反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