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哦?仙君何出此言?” “说起来,道友可知九州修道之法?” 此言一出,瀛洲道君纷纷精神一震。 “传闻,九州全赖洞天参悟大道法则?” 天砺道君眸光闪烁。 ——他在想,既然参悟洞天法则可增加破境概率,如果他们以天灵根之资参悟洞天的话,会不会能够得到双重加持,从而破境化神,飞仙太清? 事实上,这不止天砺道君一人想法,更是瀛洲所有道君的渴望。 这是他们最初发难洞天的根本原因。 ——目的便是借此共享洞天,可惜话题莫名其妙被岔开,也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 “没错,那诸位可知,两州差异为何如此之大?”莫川微笑问道。 这下莫说瀛洲,便是九州道君也陷入深深怀疑之中。 经络决定道途,这看起来很直观的东西,为什么他们会忽略呢? “还请仙君解惑?” 天砺道君倒也坦然,代所有道君问出心中之惑。 莫川微微一笑,解释道: “贫道认为此乃路径依赖!蚁巢隧道往往亘古不变,后来者只会沿着先驱者走过的道路,一遍遍重复,哪怕只要稍稍一拐就能发现一颗宝石。能够改变蚁巢隧道者,唯有一场天灾人祸,譬如:九州末法之灾。” 声落,众道君无不愕然。 然而细细一想,又深感此言十分有理。 循规蹈矩,并非是一种错误,循着前人已经走通的道路,自然省心省事,只需按图索骥即可。 打破世俗,也不一定就是独立思考。 蚁巢隧道之旁,也许宝石暗藏,但更多的是掘之不尽的泥土,乃至蛰伏的虫豸。 不是谁都有能力乃至毅力,开辟出新的道路。 大家更多的是在前人基础上,探出一小步,子孙接力,最终愚公移山。 “这么说来,道君对于灵根还有新的设想?” “没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