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朝歌山下有一宫一寺。 宫为冥青宫,寺为白瀑寺。 先不提这白瀑寺,且说这冥青宫,当为道门又一大道统,所修之道天下闻名,曰:尸解道。 此尸解,可不是莫川当初自刎出阴魂的尸解。 而是三清大道。 又名:伏道。 准确的说,尸解,乃是伏道之一。 《道教义枢》有言:伏道有三解,分别是武解、文解、尸解。 每解三转,合成九转。 武解、文解暂且不提,且说这尸解,已然在冥青宫之手发扬光大。 传闻,冥青宫两物最多。 一为多白骨,骨骨仙家。 二为多阳竹,竹海涛涛。 这日,便在一片竹海涛涛中,白发飘飘的冥青宫剑杖阁主,孤身端坐竹荫下,摆开一纸棋盘,厮杀正酣,仿佛左右互搏。 “哒哒哒……” 没多久,一阵脚步声传来,便见一名年轻道人走近。 这道人一身青袍大氅,瞧着英姿勃发,腰间束有一笛,背后一把青釭剑,竟是剑尖朝上,剑柄朝下。 赫然是苏秦背剑式! 这年轻道人走近,便是拱手作揖:“弟子清源,拜见师尊!见过各位师伯师叔!” 可不是? 若开天眼,便能瞧见剑杖阁主身旁热闹非凡。 数十名鬼仙,不,应该说,一点精元所化魂魄,围坐一圈,熙熙攘攘。 有的嗷嗷悔棋; 有的抢子欲行; 还有的偷偷更换棋子,瞧着好生热闹。 “下山炼心两载,一朝而返,看来是学有所成?”剑杖阁主丢下棋子,转身发问。 “略有所得,故而回宫,欲濯洗魂魄,培育仙体,还请师尊准许。”清源拱手回话,显得不卑不亢。 “嗯,过来,让为师好好瞧瞧。”剑杖阁主招了招手。 清源走近,伸出右手,任由师尊搭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