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爹,要我说,既然是山神庙,那就得有山,您想想要是,在这周围聚了一圈的山,多气派?” “那不成了掀盖的蚌壳?” “你看,爹你又教训我……要不咱们刻个大大的山神,头顶天,脚踩地,身周祥云朵朵……” “那是神像不是庙!” “爹——” …… …… 这一天,寿山因为青衣道人的一把金豆子,彻底热闹起来。 作为寿山镇人,彼此互为竞争,也相互通气。 彼此一打听,便知青衣道人将交货时间和地点,皆设在同一天同一个地点。 这下好了,一些本想随意糊弄交差的工匠,也不得不提起十二分精神! 毕竟落选事小; 砸了招牌事大。 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小镇叮叮当当之声不绝于耳。 七日之期,弹指即逝。 三月十日,天光正翳,寿山镇已然早早醒来,陷入忙碌之中。 除了装卸货物; 更多的是将“山神庙”搬上板车,运往镇口。 太阳升起时,镇口已然热闹一片。 “刘掌柜,早啊!” “早早早!” “呦,这就是贵铺作品吧,让我瞧瞧……哎呀,瞧瞧这窗棂,双面镂空,惟妙惟肖,可谓成风近垩!让我猜猜,这是出自赵师傅的手笔吧?” “哎呦,您好眼力,除了赵卓,咱这寿山镇谁有这镂雕技法?” “您说的没错!” “呀,韩师傅早!” “让我瞧瞧,啧啧,韩家不愧是细雕大家,瞧瞧这狮子,这刀画功夫端是一绝!瞧着小巧可爱,跟猫似的,简直都要活过来捉老鼠了。” “呦,这就是贵铺作品吧?这牌楼瞧着怎么歪了?这虽是内景微雕,不求你斗榫合缝,但也不能如此歪斜吧?” “韩师傅,您得看看眼了。不是牌楼歪了,这是山道,斜的!” 好家伙! 今儿寿山镇算是彻底热闹起来。 各门各派,高手齐聚,一个个皮笑肉不笑,彼此遛弯打探。 关系好的,相互吹捧; 关系差的,明褒实贬。 可把茶摊老伯看乐了。 他摆了几十年的茶水摊子,还从来没见过镇口如此热闹,更没瞧见山匠们如此模样。 那瞧着精湛庙宇便急眼,看见拙劣之作便得意的模样,属实有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