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土豆粉-《食全食美》


    第(2/3)页

    师雁行就跟忘了还要收钱这回事似的,脆生生应了,双手往前一伸,就要把食盒交出去。

    最初说话那衙役才接住,就听对方“嘶”了声。

    “咋了?”

    师雁行迅速收回手,低头对着虎口处拼命吹气,一张小脸儿疼得都皱巴了。

    “没,没事。干活磨的,过几天就好了。”

    两个衙役下意识顺着一瞧,就见两只干瘦而稚嫩的小手上赫然堆着几团烂乎乎的血泡,几个破口子的地方都能看见里面嫩生生的鲜肉。

    两人都沉默了,脸上有点不自在。

    过犹不及,师雁行当着他们的面吹了吹伤口,眼眶微红,便要告辞。

    她转过身,慢吞吞往外走。

    一,二,三,

    “等等!”

    一直没说话的那个衙役突然喊,“你忘了拿钱了。”

    顺利拿到了钱,师雁行很高兴,但江茴和鱼阵却因为再次看到了她手上的血泡,情绪低落。

    江茴很自责。

    她觉得自己一个当娘的没本事,还要靠孩子养活,特别不应该。

    师雁行就笑,“我也不真是孩子啊。”

    江茴抿着嘴瞪她,“你现在就是孩子!”

    鱼阵看上去比自己受伤还疼,一整天都缩在师雁行身边,扒着她的手,撅起小嘴儿往上吹气,“呼~呼~”

    呼呼就不疼了。

    上辈子师雁行分明生在一个大家族,可因重男轻女,愣是没沾到半点光,连亲生爹妈都视她为无物。

    少有的几次嘘寒问暖过后,也每每伴随着,“你哥那边……”“帮帮你弟……”

    渐渐的,曾经渴望亲情的少女死了心,最后干脆净身出户,自建门庭。

    她垂着眼眸,看着这一辈子意外得来的亲人,心脏鼓胀,悄然漫出一种陌生又酸涩的情绪。

    为什么有的人分明血脉相连,却形同陌路。

    而有的不过萍水相逢,却能相濡以沫?

    “对了,我做点新东西给你们吃吧!”

    她不太擅长表达感情,只好用美食略作填补。

    “还折腾什么,”江茴嗔怪道,“每日都不够你忙的。”

    “没事儿。”

    见师雁行执意要下地,江茴一反常态地果决,“你说,我来做。”

    如今但凡沾水的活计都让江茴包了,便是日常驾车、盛菜也都是她,师雁行只需要每日切菜翻炒即可,两人也算分工明确。

    鱼阵虽小,却也懂事,每日见娘亲和姐姐忙得不可开交,也闹着要帮忙。

    师雁行拗不过,就分派给她拉风箱的活计。

    屁大点儿的小孩儿,两条细胳膊如何拉得动?于是每次鱼阵都全身发力,撅着屁股,使出吃奶的劲儿推,“嘿咻~嘿咻~”

    师雁行指挥着江茴去把这些天攒的土豆淀粉称出来大约二两,先用石臼碾成细细的粉末,过筛。

    先用一点,古代食盐不纯,可以加到约莫四五克。

    用凉白开搅匀,之后再加开水烫熟,再加剩下的土豆淀粉,揉成雪白光洁的面团。

    “有压面条的工具吗?”

    这年月民间吃面条都是先把面团擀成大而薄的饼,之后折叠起来切成手擀面。

    但老实讲,师雁行对江茴的手艺没啥信心。

    好消息是,江茴自己也没信心,而亡夫同样没有。

    所以他生前做了很多小工具,包括并不仅限于压面条的木筒子。

    那木筒子乍一看很像水壶,只是底部戳了很多大小均等的孔,上面有类似杠杆的木棍。

    用时将面团塞入筒子,人在另一端加力,面团就会自孔中变成面条挤出来了。

    趁着江茴带鱼阵压土豆粉,师雁行去用左手煮了个高汤底。

    如今她们卤肉做两斤半,炒菜用肉一斤,至少每天要割三斤半肉,俨然已经成了那肉铺的大主顾。

    张屠户也从一开始的爱答不理,变成了如今的灿若老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