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深得八斗风流-《星火燎天记》


    第(3/3)页

    看着人们羡慕和惊讶的目光,逢道师再怎么不懂得人情世故,也知道现在该干什么,拱手对着大家行了一礼,然后憨笑的看着众人,看来我也要名声在外了,师父我可没有给您老人家丢脸!正陷入陶醉中的逢道师已经听不见台上在说什么了,而陈望还在静静的等待这自己成绩,虽然心里已经有了把握。

    只有考得六甲的考生是特别说明的,其他考生就只能从红榜上找到自己的名字,此时考生们都很有默契的在心里倒数三二一,两名皇家侍卫分别从两边剪了红绳,红布瞬间落下,掉在地上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却重重敲击在了众多考生的心头。

    考生们纷纷把自己的头提到最高,已经看见自己名字的考生,有的沉默不语,有的欣喜若狂,有的潸然泪下,有的甚至嚎啕大哭,这些便是世间百态。陈望待到前面的考生都看完之后,才缓缓的走了过去,走过哭坐在地上的考生身旁,走过呆若木鸡的考生身旁,走过还在死死盯着红榜的一脸不相信的考生身旁。陈望从头缓缓数下,数到第十排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陈望,书科甲、数科甲、御科甲、礼科丙、射科丁、乐科无。

    三甲,意料之中,陈望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又继续看了一下,发现林珊和岳平之都是四甲,典韦也是三甲,他还注意到肖行肖大少四甲,接下来登山还真困难重重啊。

    待所有考生都知道成绩后,谢安石出现在了高台上,林湖林珊等人也出现了身边还跟着肖行,想来刚才看成绩这种累活应该是有家仆帮他们看的。由于隔得较远陈望只能对着林湖做了一个恭喜的表情和手势,林湖也做了一个恭喜的手势,他已经知道陈望考了三甲,而且他还知道陈望马上就要大出风头了。

    谢安石在台上发表讲话,就是总结一下今年的东林院考试,鼓励没考上的学生之类的。虽然今年产生三个六甲是很多年来的新高,但考取东林院的人数还和往常一样,不算上林湖和逢道师只有十个人考上东林院,这个数字还算正常。六百多个东林院考生考取十个已经很不错了。而三百多个天道院考生顺利拿到考试资格也只有五十多人。

    “本次东林院试当中也涌现了很多佳作,这也是冬试的目的之一,不让我大宋的人才遭到埋没”谢安石在台上继续说道,这样个环节被称为东林点评,开始于几十年前,由于有人抨击书院考试可能会埋没很多天才般的专才,所以特别设立的。

    “谢青芜的《秋皋问雁》,白洛河的《秦宫月》......”

    虽然谢安石把自己的女儿的曲子排在来首位,但没有人不满因为这曲子实在是太好听了。东林点评中被点到名字的人和作品,就算没考上东林院也不会在籍籍无名,很多人都在静静的期待着。

    “这最后一个作品,本官非常的喜欢,世人常言我大宋文人都只擅于写辞藻华丽,艳丽浮华的长短句,对于诗远远不如前朝,本官此次所见的这首诗可以说是孤篇足以压倒全秦,可谓深得八斗风流。”

    谢家作为宋国文坛的领袖,谢安石的赞叹可以说是真的发自肺腑,如此高的评价一首诗和一个人也强烈的又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很多人的心里虽然多觉得不可能是自己,但也有些侥幸的心理,万一是自己呢?谢石安的这几句点评已经可以和考上东林院一样差不多了。

    “孤篇足以压全秦”

    “深得八斗风流”!

    这个人要得怎样的牛逼。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