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边郡急报-《三国之和天下》
第(2/3)页
随后刘、徐二人,拜见了刘虞,刘虞出示了持节和朝廷任命书后,徐荣对刘虞行礼。
“右北平兵曹椽荣,拜见刘刺史。这是边防急件,请过目。”随后徐荣丰上信件。
刘虞看完后,皱了皱眉头,旋即叫刘和去请来田丰、沮授议事。
原来徐荣报送的急件里说,汉军潜伏在鲜卑的暗子汇报:内附右北平郡乌桓汗鲁王乌延已经与东部鲜卑大酋长多次在边境相会,确定了在秋收来临之前,攻下卢龙塞的口头协议。现在鲜卑的五千大军,已经秘密进入大汉国境,隐藏在乌桓部落的百灵牧场。乌延的三千人集结在距离卢龙塞一百里之外的红花谷。目前他们尚缺少攻城工具正由中部鲜卑大部落慕容部派人由白檀城紧急运来。估计攻击时间最迟也就是下个月初。而卢龙塞的边军只有二部人马共一千六百人要对付八千大军的攻击的确非常困难。
右北平太守刘政请求朝廷救援钱粮。
刘和听完心里极度反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乌桓人真是欠收拾。”
乌桓族在几十年以前因为受到匈奴人的强大攻击,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园陆续向大汉迁移。乌桓族的各大部落王随即请求大汉皇帝,允许他们居住在荒凉的边塞以内。大汉皇帝对这些愿意归顺自己的胡族非常大度,慨然允诺。乌桓族人的语言生活和风俗习惯都和鲜卑族人一样,如果不仔细分辨很难认出来。居住在右北平郡的乌桓族有八百余部落领大酋长是汗鲁王乌延。
然而现在刘虞、田丰、沮授三人商议的结果是这次袭击,到底是骚扰模式的袭击还是有预谋的大型军事活动?
这时刘和开口了:“我看那徐荣颇有军略,何不唤他进来问问边郡的具体形势。”
刘、田、沮三人看了看刘和,觉得有道理。
随后徐荣进来了,此刻他已经彻底酒醒。
徐荣深呼吸了下,道:“前一段时间草原鲜卑动荡不安,王权争夺激烈。魁头无法压制诸部落,幸好慕容部的大酋长在最危急的时候,力挽狂澜把局势成功稳定了下来。然而鲜卑诸部已经遭到重创,更多的部落已经对弹汉山王权视若无物。他们都在大力展自己的部落势力,部落之间的吞并已经愈演愈烈,长久下去鲜卑部族联盟分崩离析也就是早晚问题。”
“伯誉的意思是他们是祸水东引,企图转移视线,来稳固自家势力团结。”沮授皱着眉头。
“沮长史说的对。”徐荣此时拿了根筷子蹲了下来,在地上简画了边疆形势道:“诸位请看,鲜卑在这个时候,突然动对我大汉的攻击,无非是为了鲜卑诸部的稳定和统一。它的目的很明确通过打仗,消耗一些大部落的实力,同时也告诉那些蠢蠢欲动的部落大酋长,鲜卑如今还是一个整体,谁想造反生事都不会有什么结果。战打赢了掳掠的战利品多,对鲜卑各部落的团结和富裕都有好处。打输了大部落的实力受损,但不影响鲜卑联盟的整体利益反而对鲜卑的稳定有莫大好处。所以攻打大汉势在必行,早打比晚打好。”
田丰叹了口气:“何况如今我大汉形势非常不好。今年春天在中原各处不是蝗灾就是疫病,已经严重动摇了大汉的财政根基。陛下又不理朝政,地方大部分官吏贪赃枉法又盘剥百姓,大汉已经是病入膏肓之体,行将就木之躯,正是夺取边疆四郡的大好机会。那个慕容部落他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刘和看了看徐荣,在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会:“按照伯誉兄讲的形势,如果对方能够在秋收之前打下并且控制卢龙塞,对其后续的攻击行动是否成功,将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卢龙塞是大汉东疆的屏障,一旦攻下幽州的东北部将成为鲜卑的跑马场,再无抵御入侵的防线。假如在秋收之前攻下卢龙塞,那么在明年春天来临之前,卢龙塞都将牢牢的控制在鲜卑的手里。”
徐荣一副知己的眼光看着刘和:“没错!一旦秋收之后,大雪来临汉军根本无力支援。即使援军赶到在冰天雪地里,面对固若金汤的卢龙塞将如何攻击?大雪封山之际汉军援军的粮草将如何解决?对方有一个冬天在卢龙塞重新布置防守蓄积力量,春天到了他兵分两路一路由白檀城攻击渔阳;一路出卢龙塞攻击右北平两军在蓟城会合。若真是如此则幽州大片国土将饱受其铁骑蹂躏百姓遭殃生灵涂炭啊。”
在送走徐荣后,刘虞立即伏案疾书。他觉得徐荣、沮授、田丰的分析非常有道理。这次鲜卑勾结乌桓人攻击已经不仅仅是骚扰性攻击而是一场有预谋有计划的军事行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