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振奋-《国潮1980》
            
            
            
                
    第(2/3)页
    直接影响就是养鱼技术也卖不出去了。
    本月底,他每天仅仅能收到一两封信了。
    显然五月份,将会彻底失去这个财源。
    另外,文物商店门口和邮票总公司门口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不知不觉中,这两个地方悄然出现了不少社会闲散人员来戗行和浑水摸鱼。
    他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受过劳教处分和蹲过大狱的另类人群。
    一副混不吝不讲理的样子,就是奔着肉味来的,形成了最初级垄断交易的市霸。
    宁卫民在生意上自然抢不过他们,也不敢与之相争。
    为了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着想。
    如果他要看上什么,就只能忍受盘剥,任其加价,再从这些人的手里花高价买过来。
    这就导致他的收购成本增加了不少。
    就像有一次在文物商店,有个老太太带着一个明代宣德官窑洒蓝大碗来卖。
    赶上收购部关门了没人接待。
    这老太太不愿意空手回去,就在那些闲杂人员一唱一和下,把这碗以十五块的价钱卖给了他们。
    宁卫民是眼睁睁的看着这便宜,不敢上去招揽啊。
    直到等老太太走了,他才过去跟那些人打商量。
    最后多加了二十块,以一倍多的价钱,才重新买到手的。
    还有一次,在邮票总公司门口,明明是个老头带着邮册主动找到宁卫民商谈的。
    宁卫民也是凭借眼力,从众多杂乱无章的普通邮票里面发现了一张极为罕见的“宫门倒”。
    可即便如此,当他们以三百元的价钱达成交易。
    仍然有人不怀好意地围上了宁卫民,说他戗生意。
    最后,宁卫民不得不以所谓的“打醒儿”之名义,给了对方十五元,又连连致歉,才平息事端。
    总之,这种事儿到底有多么窝心,不是亲身经历的人不会体会到。
    好在这些人,实际上都不懂行。
    他们的欲望也不高,只求能赚点烟酒钱,或者能混个好下水即可。
    所以暂时揩油还不算太狠。
    而且宁卫民还知道,八三年的风暴眼瞅就该来了。
    那么也就是说,这些嘎杂子琉璃球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