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退敌之策-《三国之续汉雄心》
第(2/3)页
现在他对击败黄巾信心更足,对刘达也更加信任了。
不过也有人想到,董卓已死这么多日,或许在探卒回来之前,就有人告知刘达了,否则就算是猜,怎么能猜得这么准确。
想归想,没有人敢当面质疑。
“董卓一死,国家大安,大汉幸甚!”
别驾王彧喜极而泣。
“未必。”
就在众人纷纷附和,喜叹董卓已死之时,刘达再次语出惊人。
“董卓虽死,只怕是天下将更乱了。”
“少君此言何意?莫非还有比董卓更残暴更可恶之人?”
王朗将军问道。
“倒也不是,只是董卓一死,朝中以王司徒为首,只怕王司徒恃功自傲,未得众附。董卓虽死,其部将拥兵自重,惧朝廷问罪,从而可能会以为董卓复仇之名,兴兵攻打长安。如此一来,若是董卓部将得胜,天下岂不是更乱了。”
刘达没有直接点出李傕郭汜和张济等人之名,因为他们现在只是董卓女婿牛辅军中的校尉,也就和在座的校尉张峻吴白差不多。
如果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那刘达就是非神即妖了。
“真会如此吗?文弘,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刘岱急忙问道。
朝廷大乱,对拥兵的地方势力来说,或许是一个割据的机会,但也有被别人吞并的危机。
刘达正色回道:“若真是如此,我们也只能静观其变,专心击退黄巾,稳定兖州,再作计议。”
“不错,使君,我们当前最紧要的,就是把黄巾赶出兖州。少君,你说说接下来该如何做吧。”王朗将军说道。
朝廷怎么纷争,还轮不到他来操心,他现在该操心的,是怎么样才能让兖州安宁。
刘岱让探卒下去后,刘达才接着说道:“兵不在多,在于精。黄巾贼众虽多,却未经战阵训练,只是近来以众常胜,故而颇为骄悍。我的意思,是集精兵于一点,击黄巾之弱处。”
“我让父亲准备七百领铠甲和二十辆戎车,就是想要组建一支破阵精兵。二十辆戎车,每车配五人,一人驾车,二人持矛,杀近车之敌,二人持弓,射远车之敌。车上五人皆选粗壮有力之士,皆身穿两铠,不避敌之箭矢,与骑兵配合,驱车直入敌众之中,冲乱敌阵。”
“另选五百人,全部身穿铠甲,紧随战车之后,冲破敌阵。黄巾前阵一破,其余众必会溃奔,此时大军跟上,追袭掩杀,则我汉军必能大胜。”
“不过,这是与黄巾大战之法,在此之前,我们还须先败黄巾几阵,挫一挫他们的锐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