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六章崇山见闻-《拜师四目道长》
            
            
            
                
    第(2/3)页
    这种稳定能带来人口的急速增长。
    在防风藏山的带领下,时间不长,一个九十里的方形城池出现在面前。
    建造坚固的城池,抵挡敌人或者野兽,几乎是刻在人族骨子里的基因。虽然徐君明并没有强调,但不周山人族各部,仍然在每一个人族聚集地,修建了高大坚固的城池。
    伏羲简单的打量了一下,从进出城池门口众人穿着打扮和神色来看,他们生活很富足。
    而且,出于他预料的是,人人都有修为在身,只是不怎么高而已。比起华胥氏的部民,弱了很多。
    “因为安逸的生活,所以懈怠了修为吗。”伏羲心道。
    进了县城,周围的一切,对经历了现代生活的徐君明而言,古风古韵,相当于秦汉时代。
    但对于习惯部落生活的伏羲而言,却透着一种难言的先进性。
    事实上,现在的人族虽然是部落制度,但并不意外着他们原始。
    毕竟上古时代人族发展了亿万年,已经建立起了文明。
    虽然后来全部被妖族摧毁,但多少也保留了一些下来。
    这也是伏羲能建立起‘三正六事’官制的原因。
    “房子倒是比华胥氏精巧了很多。”
    四人随意找了家饭庄走了进去。
    因为不是饭点,周围的食客不多。
    随意点了些饭菜,防风藏山掐了个法诀,隔绝内外后。
    “圣皇,请吧。”
    微微点头后,看着碗里微黄色,透着清香的食物。
    “这就是黄粱灵米?”
    “不错,用水加火煮上一刻钟就好。”防风藏山笑道。
    当年,他还没跟着老师修行之前,在族里也种过黄粱灵米。所以,对它很熟悉。
    伏羲拿起筷子,很快就学会了用法。
    “此物到是甚好,可以避免疫病入口。”
    “圣皇果然不凡,一眼便看透了此物的妙处。”防风藏山赞道。
    淡然一笑后,夹了一筷子黄粱灵米放入口中,略一咀嚼后,点了点头。
    “甘甜可口,不错。”
    太皓也随之吃了一口,脸上并没有太多喜悦。
    也是,以他的身份,身边自然不缺宝物。
    黄粱灵米对普通人是好东西,但对修为已成的人,其中的灵气太过于寡淡了。
    不过桌子上其它菜口味到是不错。
    “防风执事,不知此物产量如何?”
    伏羲身为人族圣皇,管理华胥氏在内的无数大小部落,味道如何还在其次,关键是产量。
    产量高,才能养活人。
    人多了,才会出更多人才,部落才能壮大,人族才能壮大。
    “一年,一亩中田可出九石。”
    不得不说洪荒的灵气就是浓郁,黄粱米产量暴增。
    即便不周山人族都是人人练武的大肚汉,也能吃得饱。
    “一亩?九石?”
    伏羲为之困惑。
    华胥氏仍然是渔猎为主,采集为辅,加少量种植,自然没有这种来自后世的计量单位。
    “成人三百步约为一亩。石的话。”
    防风藏山一指伏羲手里的碗。
    “这一碗约为一斤,十斤为一斗,十斗为一斛,十斛为一石。”
    “如此说来,一石就是一千斤。”
    “然也。”
    伏羲看着桌上宽一尺,高半掌的瓷碗,心中为之震撼。
    这一碗黄粱灵米只是半满,却也足够一个未曾修炼的壮汉饱餐一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