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张济试探-《三国:从樵夫到季汉上将军》
            
            
            
                
    第(1/3)页
    牛憨扛着巨斧,身后跟着神色复杂的张济叔侄,径直来到刘备此时歇马的缓坡。
    刘备早已下马,正指挥亲卫清理战场。
    见牛憨引二人前来,他眼中掠过一丝讶异,随即展露那惯有的温煦笑意,快步迎上。
    站定后,他拱手一礼,声音清朗诚恳:
    “原来是张将军,备救援来迟,累将军与将士们涉险,心中实在难安。”
    张济原有些忐忑,见刘备身为救命恩人,非但不居功,反将迟援之责揽于己身,
    不由心头一热,那点不安霎时烟消云散。
    他连忙深揖还礼,语带感激:
    “刘将军言重了!今日若非将军神兵天降,张某与麾下千余弟兄,早已是赵弘刀下亡魂!救命之恩,如同再造,张某没齿难忘!”
    说罢拉过身旁的张绣:“绣儿,快谢过刘将军!”
    张绣虽心高气傲,但对刘备这般谦和有礼也挑不出错处,加之确为对方所救,只得按下心中不快,规规矩矩行礼:
    “末将张绣,谢过刘将军救命之恩!”
    刘备伸手虚扶,连称“不敢”,随即关切问道:“将军麾下伤亡如何?可需备等协助安置伤员?”
    张济黯然一叹:
    “折损近三成,余者多带伤,但尚能行动。只是与董中郎将失散多日,不知广宗局势,心中焦虑。”
    刘备闻言,神色一正,将当前局势从容道来:
    “张将军勿忧。董中郎将在广宗城外虽有小挫,却已安然脱身。”
    “前日我于鸡泽与他分别,他已率部前往邺城,意在此处收拢溃兵、稳固后方,并控制黄河渡口,阻黄巾流窜中原。”
    张济闻言,心头稍宽。
    他们这些凉州部众,在朝中向来不受待见。
    昔日即便如段公那般人物,最终也不得不屈身投靠宦官,才得保全。
    若董卓当真倾覆,西凉武人恐怕再无立足之地。
    如今虽广宗兵败,但只要董卓尚在,就还有转圜之机。
    然而这片刻安心之后,张济心头又是一紧。
    眼下自己兵困马乏,残部不足千人,在此异乡乱地,犹如浮萍无根,飘摇难依。
    刘备虽以仁厚著称,但乱世之中人心难测,他不得不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