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吴老,你们怎么来了?” 李小贤对廖平安没什么恨意,之所以赶回来,是因为系统终于解锁了生产线制造。 之前他就纳闷,系统有控制中心,有加工平台,唯独没有统一的生产线。 每次制作材料,他都需要亲自核验尺寸。 如今不需要了,生产线统一控制,只要材料够,半个月就可以出产一台盘古。 廖平安见李小贤没和自己说话,神色暗淡了下去。 “小贤,廖老和吴老来,是给你颁发奖章的。” 李小贤回头一看,刚好看到廖平安低垂下头的动作。 他不由笑了起来。 “廖老,我真没生气,你们对我不错,那也只是意外。” “我急着回来,是有了新的突破,之前我不是在海里发现了金属铼,我已经可以批量生产蛟龙号。” “喏,我身后就是蛟龙流水线。” 李小贤让开位置,他是两天都没合眼,到现在都昏昏沉沉。 在他操纵下,地面缓缓打开,车间控制台浮现出地面,将众人给完美托住。 经过他提醒,廖平安等人这才发现,李小贤居然把几个厂房全部打通,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是块巨大的液晶屏。 “现在我把厂里的厂房分成了十二个区,第一区和第二区,分别是盘古和女娲的生产线。” “你们可以点击屏幕,查看具体区域内情况。所有生产线采用数字化控制,里面核心部分,是由机械臂单独制作完成。” 吴卫国身后站着七八名龙科院的教授和专家,这些人都知道李小贤设计出机甲,但大部分是第一次见。 其中一名四十左右的中年男人走出,来到屏幕前点开了盘古的生产区域。 盘古区域总共两条生产线,屏幕上有详细说明,只要点击就可以查看,甚至可以查看到具体生产细节。 “李先生你好,我是龙科院核能研究院的贾三生。” “此前我们了解过,盘古的设计全是你一人负责,包括动能设计,我想了解下你怎么做到控制聚变发生,并且作为能源使用的?” 这个问题可把李小贤难住了。 系统每次兑换解锁,他都会掌控对应的理论知识。 可控核聚变阵列,在前世也被实际应用,但如今的龙国,可做不到这个地步。 “小贤,你简单和我们说说,我们也想掌握点基础知识,免得出现问题,还得麻烦你。” 杨启明也跟着开口,他是钓具厂改成碳纤维生产基地后,第一批入驻的龙科院专家。 李小贤挠头,解释起来太麻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