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宫中密谈-《穿成农门假千金后我靠美食暴富》


    第(1/3)页

    听到苏青鸾很难得用如此讥讽的冷笑,沐行之原本含着微笑的唇角收敛了笑容,变得严肃而沉静。

    苏青鸾深吸一口气:“若是毒药,只要不碰触,不问味道,就不会中毒。”

    沐行之点点头:哪怕是最为酷烈的毒药,见血封喉,也要割破皮肤,或者飞散在半空中让人接触到。

    随即他心中闪过一个念头:难不成,这种“夜明珠”竟能隔空取人性命么?

    仿佛要印证沐行之心中的猜想一般,苏青鸾叹了一口气:“你猜,我为什么说要把这玩意用铅封死,并且深埋在荒无人烟的地下?”

    “因为即便你相隔几丈远,只要你能看到这蓝色的光芒,就能受到这毒物的影响。”

    “你是说,这光线是毒害的来源?”沐行之立刻抓住了苏青鸾话中的重点。

    其实这已经是最贴近“辐射”的概念了,而且有些放射性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确能够发光——镭元素就是如此。

    于是苏青鸾点点头:“从那个故事来看,即便是经常远远看到这夜明珠,也能受到影响,身体虚弱。”

    放射性物质若是没有放进可以隔绝辐射的材料中,辐射范围从几米到几百米不等。更让人担心的是,很多能够隔绝辐射的材料——比如钢筋混凝土——都不是这个时代能够轻易制作出来的。

    而且抗辐射物质也并非密度越大抗辐射性能越好。比如纯金在同样外在条件之下,密度是大于铅的,但是苏青鸾清楚地记得,金并不能防辐射。

    她并不敢托大,所以她很保守地说了一个最大的范围。

    “不仅如此,”苏青鸾想起方才忘记说明的细节,补充道,“即便是存活下来了的人,若是养育后代,也有很多生来便残疾、畸形,甚至早夭——比正常生产的概率要大得多。”

    其实具体概率苏青鸾是没有什么概念的,毕竟她并非医药学相关从业人员。

    但是她想着,古人皆比现代人更加重视子嗣繁衍,若是有此方面的牵扯,这些人一定会更加慎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