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南朝北国应相安,中原胡地分燕山-《铜人图》


    第(2/3)页

    三人穿城而过,虽然没有细逛,却能感到幽州经过辽国南京的繁华,再经完颜亮安排卢彦伦等人历三年中都再建后,其无比的威重庄严,大气磅礴。

    辛赞走在其间,不由说道:“幽州当真属烟霞之境,傲啸之庭,历来虎踞龙盘,自春秋战国时燕赵便与匈奴多在此征战。

    “此地民风剽悍,尚武之风盛行,自古以来盛产铁骑强军。东汉末年,公孙瓒依仗麾下一支天下闻名的骑兵部队——白马义从,在原本力量算不上很强的情形下,竟在三国那样的乱世创下一番基业,着实不简单。

    “隋朝末年,虎贲郎将罗艺因遭同僚赵什住、贺兰谊等将领嫉妒,索性私自开仓放粮犒赏众军、赈济百姓,赢得了全城军民,并控制整个幽州,然后自封‘幽州总管’,从此割据自立,一直到唐高祖武德三年,归顺唐朝为止。

    “唐朝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幽州暴乱,一路势如破竹,攻破长安、洛阳两座京师,建立伪燕,年号圣武,史称‘安史之乱’。虽然安禄山最后被儿子杀害,叛乱得息,但唐朝却也由盛转衰。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大将石敬瑭因在朝堂上遭到李氏皇族的猜忌,为了自保,更为夺取李氏政权,向契丹求援,尊称辽太宗为‘父皇帝’,终于幽云十六州割给了契丹。再经辽金至今,中原王朝从此失去幽州这个中原屏障。中间虽然大宋有过联金灭辽,中原军队得以短暂进入,但很快失去,又招致了靖康之难,也算不上真正收复。

    “幽州以幽州突骑闻名古史。治所在西南广安门附近。案《禹贡》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周礼》“东北曰幽州。”《春秋元命包》云:“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言北方太阴,故以幽冥为号。自古为形胜之地,幽州是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时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历朝历代对于幽州的定义管辖范围不断变化,但是幽州的核心所在区域并没有变,"

    辛赞又道:“能将我推到开封知府位上,这蔡松年果然厉害。只是可惜我太老,又是弃疾的爷爷,只怕弃疾将来做事投鼠忌器。"

    “金国实行猛安谋克制度,女真人主军,汉人主政。我年岁已大,身体也不好,就力所能及做些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事,全国朝廷不会将我怎样。

    "猛安、谋克原本是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组织,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这种组织是按什伍进位编制的,因此就分别有伍长(击柝)、什长(执旗)、谋克(百夫长)、猛安(千夫长)等称号。按照女真语义,猛安的意思是千,最初指千夫长即千户长;谋克的意思是族,族长。在女真各部落由血缘组织向地域组织转化后,又产生乡里、邑长的意思,再引申为百夫长、百户长。猛安、谋克最初是单纯的出猎组织,后来变成平时出猎、战时作战的组织。在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的前一年,顺应女真族历史发展的趋势,改造原有的猛安、谋克组织方式,使之突破了血缘关系。

    "完颜阿骨打规定以户为计算单位,以三百户为一谋克,设百夫长为首领。十谋克为一猛安,设千夫长为首领。由于实行“壮者皆兵”的兵民合一制度,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称为猛安、谋克户,逐步成为女真族的基层社会组织。猛克谋克制度具有行政、生产与军事合一的特点。处在猛安、谋克制度下的人家平时从事各种劳动,战时必须接受征召,自己购置鞍马兵器出征,家属仍要留在家里进行生产。

    "猛安、谋克作为女真人创建的一种基层组织和制度,在前期起过积极作用。但后来由于分散在各地的女真猛安、谋克户往往将自己的田地租给汉人佃农耕作,收取地租,甚至恃势抢占民田,既不从事生产,又疏于军事训练,猛安、谋克的战斗力逐渐衰弱。

    “弃疾,你将来尽管放手大胆做事,决不可以顾虑我,不然更是不孝。如果能将一个年轻的藏得住身份的人去履开封知府职,将会更好!”说完不由再叹口气。其实辛赞所虑,蔡松年不是没想,但一时半会却哪里去找比辛赞更好的人选,未免美中不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