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自己人活不下去了要一个公道-《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3/3)页

    修路的修路,修水利的修水利。

    忙得哪还有人在街上要饭?

    就连曾经的地痞流氓,也都转了性子,成为了周围人交口称赞的好男儿了。

    只能说。

    银子给够了,不但能够让鬼推磨,也会让一群懒汉,二流子,成为最勤快的人,道德素养最高的人。

    “对了,让你们派人去甘肃,以及西域的人,回来了没有?”

    朱载坖突然问道。

    现在他最关心的粮食问题正在慢慢地解决。

    接下来的就是穿衣的问题了。

    衣食住行。

    住的地方目前来说还是很好解决的,出的问题也不再是个难题了,至于行这一方面。

    四轮马车已经有了。

    道路也正在不断地修建,没有停下来过。

    目前来说,最困难的反而是穿衣了。

    原材料的不足,导致的就是布料的价格一直下不来。

    而在朱载坖的印象当中,种植棉花最好的地方,就是光照足够的西域。

    若是西域太远的话,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甘肃。

    总之,不管如何都得弄一处棉花生产基地出来。

    要知道,这玩意可以是成为战略物资的,不掌控在大明手里,往后可就难搞了。

    “去往西域的人,暂时还没有消息传来,不过甘肃的已经传回来消息,说是有一大片地方是可以种植棉花的,不过,那些地方的真的种植了棉花之后,就得从外面运送粮食了。”

    说着,陆绎就掏出了一封信件。

    看上面的日期,还是今天才到的。

    朱载坖眉头挑了挑。

    用粮食换取棉花,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可实际上却会因为路途上的变数,从而导致某些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

    单一的交通方式。

    使得其在某些层面上的稳定性,也会差上许多。

    就如同大运河一样。

    原来只有这一条运送粮食到京师的河流,现在又多了一种从海路运输物资,多了一条路子之后,就发现京师的粮食,以及其他的物资的价格,都往下掉了许多。

    “看来还得修路。”

    朱载坖揉了揉眉心。

    目前他也没有啥好办法来解决,除非是演道院的人,弄出来而来黑科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