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汝南的平定速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一开始,大伙儿想着,汝南多股黄巾势力,加上许褚的义军。 每个两三月的,根本不可能平定。 但李翊真的只花了不到二十来天的时间就给平定了。 有人问题李翊是如何怎么轻松解决掉汝南的? 李翊只是笑着回答:“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汝南其实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你要是掌握技巧,旦日可定。 如果闷头蛮干,那就是得费一番力气。 平定汝南之后,李翊也没有闲着。 洛阳那边的工作人手十分紧张,早在李翊还在汝南时,曹操就写信说,如果李翊完成了汝南的工作,就北上过来支援。 所以李翊一刻也没有闲着,留许褚镇守汝南。 自己则继续率兵北上。 …… …… 途经许县。 这里是未来迁都的地方。 曹军第二营也在这里工作了近二十天了,荀彧负责统筹调度。 于禁、乐进则率领所部,全力以赴,修葺宫殿。 力度为天子打造一个最还原的京都。 李翊率众路过,顺道过了审查一下工作。 为此,他还专门提前给荀彧打了个预防针,说他们只是顺道路过,不会影响他们正常工作。 所以李翊的军队到来之后,于禁、乐进都在照常工作,并没有专门来见李翊。 倒是李翊跑去跟荀彧叙了叙旧。 “李司马不足一月便平定了汝南,真是可喜可贺。” 荀彧和李翊两个人并肩走在一起,巡视着许县的建设。 李翊笑道: “这都仰赖荀令君在背后为我们添砖加瓦,我们才能够如此高效。” “但是方才路过之时,我观令君愁眉不展,可是遇上了什么烦心事?” 害…… 一听这话,荀彧顿时无奈笑笑。 这李翊可真是个人精,什么事儿都瞒不过他。 “还能有什么事?无法就是许县的建设。” “不怕李司马笑话,荀某在此建设二十天有余了,万事倒好顺利。” “只是如今遇上了一桩难事。” 见到这儿,荀彧不在继续说,而是望着李翊。 仿佛在说,你不是很聪明吗? 那你小子来猜猜,我遇上了什么难事儿。 李翊果然会意,用手在脑门儿上轻轻敲了敲,沉吟道: “让小子猜猜,能让荀令君烦心的,那就只有在许都建设上有苦难。” “而荀令君是此次建设的主要负责人,人手充足,于将军与乐将军又都是贤才,随时听用。” “既然不是人为原因,那就只能是环境因素。” “我没猜错的话,荀令君是因为原材料不够用了,才烦恼吧?” 荀彧颔首,暗叹这小子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什么都知道。 “不错。” “人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许都建设到一半,石木不够用了。” “之后也不知该如何继续搭建宫殿,我担心前线曹公迎奉到天子之后,我们许都还没有建设好。” “如此,岂不是我荀彧的罪过吗?” 荀彧语气中透露着无奈。 许县附件的石木能开采的基本都已经开采完了。 但是…… 皇宫的建设,那可不是给普通人盖房子,那是给天下共主盖房子! 有的人或许会好奇,现在的天子早就是个名存实亡的傀儡天子了。 有必要那么尊重他,给他盖那么奢华的宫殿吗? 答案是,很有必要! 政治是最讲脸面的游戏。 曹操拥立天子的目的是什么? 那就是让拥汉派尽量倒向自己,让骑墙派尽量不要倒向别人。 曹操对天子越重视,就越能够证明他手里天子的合法性。 宫殿盖得越豪奢,就越认可天子的权威。 只有这样,天子的价值才是最大的。 这个道理,是任何政治家都明白的。 可有些蠢货却不明白。 这样的蠢货并不少,北方有一个,南方也有一个。 李翊笑着对荀令君说道: “荀先生不必担心,我认为会有人给我们送石木过来。” “谁会给我们送?” 荀彧对李翊提出的这个论调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要知道,曹操的人手都已经分配完了。 而荀彧是负责主要统筹的,也没见着谁还能给他提供石木的呀。 就在这时…… 哒哒哒。 一名斥候飞马来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