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洛阳需要翻修,可兖州钱粮紧俏,真是两难呐两难……” 李翊说道: “洛阳翻修与迎接天子并不冲突。” “迎接天子东归只是一个噱头,重点在后面的‘归’字。” “我们大可先把天子接过来,然后顺便在翻修洛阳。” 意思是要把迎接天子和翻修洛阳这件事分开来看。 迎接是迎接天子,翻修洛阳是翻修洛阳。 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迎接天子的目的是增加自己的政治筹码。 翻修洛阳是为了战略考虑。 “现在咱们只需要等待长安那边发生事变,我们等候时机,就可以入场。” “一个好的入场时机,往往要比谋划出千条策略来得实惠!” 李翊是一个典型的务实派,绝对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他断定随着之后旱情的家中,以李傕、郭汜的酒囊饭袋,绝对保不住天子。 到时候我们宣布洛阳正在翻修,绝对能够吸引天子重返旧都。 只要派探子定好西边儿的动静,其他诸侯一定抢不赢咱们。 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兖州这时候的地理位置优势就突显出来了。 一息, 两息。 十息。 二十息。 在短暂的沉默后,曹操突然释怀地笑了。 “有两位为我知心,曹某何愁不能成大事?” 说着,曹操激动地攥起二人的手,由衷地向他们表达的自己感谢。 “很好,文若啊,你马上继续往关中增派人手,派出更多的细作。” “时刻观察长安李傕、郭汜的动静!” 微微一顿,曹操又想了想,看向李翊。 这小子总能够看到常人不能看之处。 于是又问他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没有,看看能不能帮自己查缺补漏。 “子玉,你说!” 曹操已经与李翊有了相当多的默契。 李翊果然还有补充,向曹操建议道: “曹公可以让曹洪将军带三万人马前去疏通兖州通往洛阳各处关隘的盗贼,一定要保证人们能够正常通行。” “至于流民等,能驱逐便直接驱逐,若不能……” “可杀之。” 一句轻描淡写的可杀之,非常符合李翊的风格。 杀伐果断,绝不墨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