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许是徐州的征伐,让这群曹兵产生了迷之自信。 他们想着偌大一个徐州都已拿下。 岂能拿不下一个小小的濮阳? 然而,他们低估了并州军的战力。 也低估了以吕布为首的并州将领的战力。 此前他们听到过陈留的捷报,说是吕布遭遇十面埋伏,并州狼骑折损大半。 吕布更是仓皇逃窜,宛如丧家之犬。 可问题来了。 既然吕布兵马折损大半,且同样是败给了陈留的曹军。 为何这次他们作为凯旋之师,数量数倍于敌人的情况下,却没能打下一个小小的濮阳呢? 众将士皆百思不得其解,带着悔恨与不甘各自回营。 …… 在经历了上一次攻城战后,吕布军与曹军陷入了僵持。 原本攻势迅猛的曹军,在第一次猛攻之后,便选择了围城。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竟没有发起一次进攻。 这是曹操的决定,里面有着他的多方考虑。 一方面,打仗讲究个——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操之前一鼓作气发动了总攻,没能攻下,所以不能马上接着进攻。 否则士兵们的锐气会丧失殆尽,再无任何战力可言。 同时,当战报传回曹操的帅案上时,惨烈的数据表明。 濮阳城,以现有的是不能够靠速战速决实现了。 相持战是攻城战的常见情况。 不过比起相持,对曹操及曹军而言,真正的考验还是粮草。 李翊送过来的粮食现在只能够支持十多天了。 尽管李翊已经立下了军令状,说是一定会保证后续粮食的供给。 但万一有个差池,他这五万大军不用被吕布攻伐,自己就会被生生的饿杀。 “子玉啊子玉,你可莫令我失望啊……” 眺望着西边儿陈留方向,曹操两眉紧锁,发出阵阵慨叹。 …… …… 徐州,下邳城。 人与人的悲欢有时候就是相同的。 那边吕布曹操打得不可开交,刘备也同样不好过。 他手里握着一封书信,是袁术给他的最后通牒。 态度也很坚决—— 要么与我一起对付曹操,要么就成为我袁术的敌人。 两杯毒酒,任君择选! 而袁术之所以这么着急地逼着刘备表态,是因为现在机会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