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结果这么快就有两人交卷了。 “还有一人是谁?” 黄承彦顿时来了兴致,这个庞德公整天吹嘘他侄儿多么多么厉害。 现在有人站出来跟他侄儿旗鼓相当,黄承彦当然喜闻乐见。 “我看看……” 小童怀抱着竹简,偏头去看。 “是来自琅琊诸葛氏的诸葛雪。” 琅琊诸葛…… 这个名号众人还是听过的,只是没想到他们家会派一个女子前来参赛。 “我听说诸葛玄家中有一子,名亮字孔明,他可有来参赛吗?” 黄承彦好奇问道。 听说此人也是颇有才学,天赋不输庞德公那位侄儿。 最重要的是,长得比庞统帅多了。 古人向来重颜值,黄承彦还是很想见见这位叫诸葛亮的少年的。 “……嗯。”小童微加沉吟,旋即摇了摇头,“这倒不曾见着。” 唉…… 那还真是可惜。 黄承彦叹了口气,听闻诸葛家搬迁到荆州来,以为诸葛亮也会跟着来。 毕竟荆襄的学习环境好,诸葛亮这种天赋型选手没跟着一起来,实在令人惋惜。 “好了,将考题拿来我看吧……” 司马徽挥了挥手,吩咐道。 “喏。” 小童急忙双手捧着竹简递了过去。 一旁的黄承彦、庞德公,包括小月英也都将头凑了过来。 考题前半部分涉及的大多是兵法韬略、五行八卦、奇门遁甲之类的。 诸葛雪与庞统各有各的见解,都很独到。 不过庞统在荆襄长大,常年跟庞德公、司马徽这些名士打交道,他的解答自然要更加精辟一些。 “……呵呵。”司马徽抚须一笑,“要我说,还是士元的答案要精辟一些。” “这位叫诸葛雪的女公子虽然有独到的见解,但在精妙上要稍逊士元一筹。” 听到司马徽的夸赞,庞德公有些傲娇地昂了昂头。 如果说前面庞统的答案能得90分的话,诸葛雪大概能得85分。 虽然成绩不差,却遇上了更加变态的庞统。 “两位世伯莫急,这不还有最后一题嘛。” 黄月英打断两人的谈话。 “呵呵,最后一题,我让众学子自由发挥,写认为有价值的学术知识。” “此题说难不难,说简单却也不简单,主要为了考察学子们的临场应变的能力。” 司马徽率先查看的是庞统的竹简。 庞统写得是合纵连横之术,并且论举了张仪相秦的例子。 “……哈哈,士元当真豪气纵横,学这连横之术,莫不是将来要效仿苏秦张仪,用三寸肉舌扫平天下?” 众人哈哈大笑,几乎已经快要拍案决定此次的头名就是庞统之时。 目光又落在了诸葛雪的答卷上。 映入眼帘的只有两个字——厨艺! 哦…… 众人倍感新奇,在大家都写怎么治国论道之时,诸葛雪竟然写了难登大雅之堂的厨艺。 比起其他豪气纵横的答案,确实小家子气了些。 “两位世伯,月英倒不觉得此题不好,所谓民以食为天,若能用厨艺造福百姓。” “也是一件福泽万民的好事!” 黄月英主动开口,对诸葛雪的这道答题兴趣颇浓。 不等司马徽开口,“哈哈哈……”黄承彦已经笑出声来。 “看来我们家月英总算是遇到知己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