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错,如今万事皆定,州内百废待兴。” “我军中的确需要一人能统筹全局,制定方略。” “并且这人还必须有着极强的临场应变能力,能够遇事不惊,从容应对。” 曹操一边捋着长髯,一边含笑望着荀彧叔侄: “你二人可有好的人选?” 荀攸先开口道: “李子玉天下奇才,先后为主公解决了蛾贼叛乱,何不令其为谋主?” 李翊陡然一惊,荀攸这小子是在害我呀。 现在的他的确立了一些功,但地位远没有到能够凌驾在众人之上的程度。 何况他资历甚小,在这个重视辈分的年代,岂能服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翊作为过来人可太明白这个道理了。 “主公,我还年轻,万万担不谋主一职。” “还请主公另择贤明。” 李翊果断向曹操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不是他不觊觎谋主这个位置,而是他的羽翼尚未丰满,坐上去也难以威服众人。 荀攸笑道:“子玉天纵奇才,令我与叔父都佩服不已,你就莫要自谦了。” 李翊也是一个人精,很快就明白了荀攸的意思。 这家伙是在敲打自己呢。 荀攸的心眼儿比荀彧要多,他是见自己近日风头正盛,想劝自己收敛收敛锋芒。 当然也不能说荀攸是在故意针对自己,相反他是在以退为进地变相保护自己。 毕竟高处不胜寒,站得越高,就越被千万双眼睛觊觎。 如果没有匹配对应位置的实力,就不要往上去。 显然,李翊还没有这个实力。 他刚刚崭露头角,既没有形成派系,又没有豢养门生。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 李翊现在势单力孤,绝不能站在高处。 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在曹营中保持谦逊的原因。 “呵呵,荀先生过誉了。” “我本愚顽之人,平日还要多跟两位先生学习教益,哪敢觊觎这谋主位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