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奉天子以令不臣……” 在短暂的惊讶过后,曹操很快便认真思考起这条战略的可行性来。 他手底下的的人才,大多都是颍川人。 而这帮颍川士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汉室极为忠臣。 尤其是以荀彧为首,他之所以辅佐自己,就是因为相信自己能够匡扶汉室。 如果能够迎奉天子,那荀彧等颍川士人毕竟对自己更加死心塌地。 比起荆州、冀州、甚至益州等许多对汉室忠诚的青年才俊,都一定会纷至沓来,前来投靠自己。 “此处更无六耳,你且将这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细细讲来。” 曹操坐回书桌上,一脸郑重地看向李翊。 他也知道这件事关系重大,不能有半点差池。 李翊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为曹操分析到: “自董卓造逆以来,汉室倾颓,群雄并起。” “天下虽乱,然而大汉天子仍旧是天下共主,这在许多人心目中都没有变过。” “只有经过天子敕封的才是名正言顺,就如同曹公担任的兖州牧一般。” “可如果不遵从朝廷号令,则可视为矫诏乱命,号召天下英雄共讨之!” 李翊分析的第一点,便是让自己以正统自居,占据道德的制高点。 像擅自称帝的袁术一样,就同时被曹操、刘备、吕布、孙策讨伐。 最后杀身丧命,落得个冢中枯骨的下场。 “当年晋文公纳周襄王,诸侯服从。” “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 “曹公乃是首倡义军之人,如果能够迎奉天子,那么天下士人谁不过来投靠主公?” “此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陡然一惊,拍案而起: “好一个‘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古今成大事者,必要笼络人心。” “子玉之言真令曹某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这种遇事果决的老板就是好,不墨迹。 “天子如今仍在长安受苦,李傕、郭汜等逆贼早晚生死。” “曹公应当早做打算,不可迟误。” 曹操点了点头,“天子”可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政治武器。 若是落在了别人手里,那就不好了。 “子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