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来二去,各处农户都成了太平教的教徒,这些思想也在他们心底里扎根。” “日久年深,不可动摇……” 李翊将这些事向曹操娓娓道来。 曹操一边听,一边点着头,感慨道: “利用石碑破土的异象来蛊惑民心,难怪那张角能够在一夜之间拉起百万教众……” “子玉,你难道想说当年张角是用大豆来使石碑长出来的么?” “不错。” 李翊接着说道,“张角命人提前将石碑埋好,然后种下大豆,豆子遇水生芽,变成‘豆芽’。” “这些芽根不断生长,便将石碑顶了出来。” 这…… 即便已经得知真相,曹操仍然感到不可思议。 “这豆子如此微小,芽根又脆如累卵,竟能够撼动大石,让石碑破土而出。” “其用到的力量何止百斤,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李翊耐心解释道: “曹公乃是名门之后,不习农务,对作物不了解也属正常。” “任何植物在生根发芽之时,都能形成千钧之力,即便在悬崖峭壁之间破土而出,照样能够长成参天大树。” “蝼蚁尚能抬三倍于己之物,何况豆芽?” 这里李翊还非常高情商地说曹操是名门之后,其实就是阉宦之后,但李翊故意不提。 月明星稀,夜深人静。 两人不知不觉已聊到了傍晚。 忽听得府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在短暂的嘈杂声之后,声音竟朝后院而来。 两人同时起身,只见一人一马犹如鬼魅一般钻出。 “主公!” 骑士显得十分疲惫,赶了一夜路,身子早已被寒风冻僵了。 可他仍然亢奋连连,一头拜倒在曹操身前。 “文烈!” 曹操一眼认出了来人,这名年轻骑士不正是他的族子—— 曹洪的亲侄儿曹休。 当年曹操于陈留起兵,号召天下英雄一起讨董。 宗族内的将领夏侯惇、曹仁等将纷纷带着手下人前来投靠。 而当时还身处吴地的曹休听到这个消息后,不远千里赶来投靠。 曹操最爱青年才俊,故亲切地称其为“千里驹”。 “前线战事如何?” 曹操一边替曹休擦拭身上的尘土,一边询问战况。 “禀主公,前线大捷!大捷啊!” 曹休由于过于激动,后面那个“捷”字都没有喊出来,便连喊了两声。 “曹仁将军、夏侯惇将军、李典将军兵分三路,日夜不停地骚扰敌军。” “蛾贼大军疲于奔命,军心大乱,在损失千余人之后,仓皇逃窜。” “我军缴获粮草辎重无数啊!” 随着曹休不断汇报的军情,曹操的眼睛越瞪越大,旋即把手一拍,“好,好!” 一连说了两个好,一声比一声大。 “以慰鲍信将军在天之灵呐……” 激动之下,曹操拍在石桌上的手都颤抖不已。 “子玉,你说接下来该怎么做?” 见曹操明知故问,李翊笑道: “自然是趁他病,要他命了。” “……哈哈哈。” 曹操仰头大笑,“好一个趁他病,要他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