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大家都明白,这思路的依据,是目前最关键的涉案物证—— 悍马! 当年,罪犯一定开着悍马,在封锁圈内打游击。 如今找到了悍马,最显著的证据,自然是从悍马上,搜集到的沙石等物证。 而稍微隐晦的证据,就是悍马的行驶轨迹! 轿车的行驶轨迹,在凶杀案中,自然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可能揭示出罪犯的住址、生活习惯、职业等很多重要信息。 但由于悍马的行车记录仪被破坏,现在只能靠车上的物证,尝试复原轨迹。 想到这里,警员们的眉头,直接皱了起来。 这思路确实没问题,可问题是! 怎么复原轨迹? 根据哪种物证,复原轨迹? 参会的技术人员,直接摇头: “这办法,我们之前就试过了,不行啊! 复原行驶轨迹,最常用的就是轮胎上的沙石。 可罪犯清理过轮胎,剩余的沙石,特异性不够。 大家可能不知道,小范围内,通过沙石确定轨迹。 必须要和其中混杂的纤维、油漆碎片、玻璃碎屑等等配合,才行。 但轮胎缝隙里,找到的这些物质,少之又少,不足以复原轨迹。” “昆虫残尸,是腐败太严重了。 当然就算腐败不严重,也很难通过昆虫,确定小范围内,轿车的行驶轨迹。” “轿车内的孢粉,倒是可以。 但和昆虫是一样的问题,时隔十二年,残余太少了。 要不然,还真的可以请孢粉专家,尝试复原轨迹。 这些,我们技术组,早就考虑过了。” 郑远桥皱紧眉头。 沈庭这办法,也不行吗? 这案子,难道又要束之高阁? 想起刘栖桐眼里的哀痛,还有三名死者的家属哭嚎声,郑远桥有些烦躁。 他下意识拿出一根香烟,但会议室内有不抽烟的人,因此没有点燃,只是放在鼻下闻了闻。 其他警员,也都皱着眉头,陷入沉默。 “咳~~” 这时! 一声干咳,忽然响起。 声音其实不大,还有些拘谨,但在此刻针落可闻的会议室内,简直如同洪钟大吕。 所有人全都望去,就见沈庭又在举手: “那个,郑队,我提这个思路的意思是,我其实可以尝试复原悍马的行驶轨迹。”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