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夏王朝直录将士有四百万,各地藩王这些不算,铁骑四十万,十比一,顾锦年抽来五十万将士,不需要骑兵,他只需要寻常的精兵就好。 “让老爷子带五十万将士过来?” “锦年,这又是做什么?” 这回顾宁涯有些惊奇了,五十万将士可不是你说抽就抽的啊,而且还让老爷子带兵过来,说实话很多地方都不太符合规矩,极容易被人抓住口舌。 “要出大事了。” “六叔,加快速度。” “而且一定要在朝会之时,将信交给陛下,一定要在朝会,知道吗?” 顾锦年极其认真道。 这话一说,顾宁涯神色也变了,顾锦年说出大事,他真不会怀疑。 “好。” 几乎没有任何废话,顾宁涯直接带着一小部分人,朝着大夏王朝赶去,而且动用龙舟。 而如此。 一些消息也自江中郡传了出去。 五天种子发芽。 谣言四起。 顾宁涯神色沉重,从军中大营火速离开,动用龙舟,前往大夏王朝。 这些信息,没有一条不值得去细想。 宁王将士大营内,当侯君得到这些消息后,不由深吸一口气。 “果然没有错。” “顾锦年就是在欺骗百姓,这天底下有什么稻穗,可以五天生根发芽的?” “就算是大金龙米都做不到。” “除非拿灵晶来催熟。” “而且我的人已经打探到了,有种子生根发芽是没有错,但很多地方的种子直接被毁,顾锦年还企图解释,若不是百姓实在是没辙,谁都不会相信这种言论。” “顾锦年太急了,他太想要让百姓看到希望,所以一步错,步步错,这样下去,百姓们的期望越高,等到结果出现后,失望就越大。” 侯君出声,他眼神当中充满着自信,笃定这稻穗有天大的问题。 然而帐篷内,李善却缓缓取出一个袋子,摆在侯君面前。 “无论有没有问题,还是要小心一些,侯先生,这是我让人窃来的种子,土壤还在里面,没有伤到根,伱火速带人离开,去其他地方种植看看。” “倘若这种子当真有神效,我等就不能这样坐以待毙了。” “可若是种不出来东西,我等也就彻底安心,等待顾锦年自取灭亡。” 李善开口,他将种子摆在桌前。 看到这种子,侯君顿时一喜。 “相爷不愧是相爷,这段时间在下让人想尽办法获取种子,可结果一粒未收,顾锦年把控的太严格了。” “的确,还是要谨慎妥当一点,在下立刻让人去处理。” 看到种子,侯君自然喜悦,原因无他,虽然大家都相信顾锦年肯定是在骗人,可毕竟没有求证啊。 没有求证的情况下,就意味着有万分之一的可能,顾锦年没有在骗人。 起兵造反这么大的事情,岂能容忍万分之一的容错率? 一但种子有用,顾锦年平定江中郡之难,造反计划直接泡汤。 这事情决定胜负,侯君岂能不求证? 只不过顾锦年管控的太严格了,即便是他想盗窃种子都做不到。 现在李善送来了,算是及时雨。 如此,侯君立刻令人将种子土壤带走,赶紧去种下来看看。 “告诉宁王。” “若种子无效,三个月后,便是最佳时刻,到时候可乘风破浪,解决一切是非。” 李善开口,他语气笃定无比。 “明白。” 侯君点了点头。 如此。 翌日清晨,朝会当中,一道身影火急火燎赶来,是顾宁涯。 顾宁涯突然来袭,使得朝会极其安静,所有人不由自主感到一种压力,不是来自于顾宁涯的压力,而是江中郡的压力。 “陛下,天命侯送来军报,请求陛下立刻调遣五十万大军,赶往江中郡,而且天命侯说,要由镇国公率领。” 顾宁涯出声,说话之间,将信封交给已经走下来的魏闲。 后者接过信封,立刻交由永盛大帝。 而大殿却显得异常安静。 突然调遣五十万大军?这是何意? 江中郡只是旱灾,又没有发生兵乱,调遣五十万大军只有两个可能性,要么宁王造反了,要么就是民变了。 无论是那个,对朝廷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 龙椅上,永盛大帝的神色也微微沉了下去,他接过信封,拆开一看,脸色更加凝重。 因为信封上只有三个字。 出事了。 就是这三个字,使得本就有些心情沉重的永盛大帝,此时此刻,心情更加沉重。 “陛下?敢问侯爷传递什么军报?” “是啊,陛下,怎么好端端要调遣五十万大军啊?” 一时之间,朝堂百官纷纷开口,询问其原因。 永盛大帝深吸了一口气,没有说明原因,而是在沉思,在考虑。 说实话,他相信顾锦年能解决江中郡之灾,但这种相信,是因为顾锦年之前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可实际上抛开一些不存在的幻想,江中郡之难,有多危险,他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 想要解决太难太难了。 眼下调遣五十万大军,肯定是出了大事,而且九成九是担心要发生民变。 这一刻,他的心悬在嗓子眼上。 “赵益阳听令。” “立刻调遣五十万大军,交由镇国公,由镇国公点将,即刻直奔江中郡。” 永盛大帝开口,虽然他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他还是信任顾锦年的。 可这话一说,一些声音却响起了。 “陛下,这决然不可,如今各地灾情,朝廷仅剩的兵马本身就不足,调遣五十万大军,此事万万不可。” “若调遣五十万大军,这并没有太大问题,可由镇国公率领,前往江中郡,这万万不可啊,天命侯已经带走了十万铁骑,外加上这五十万大军,其势力恐怖无比,胜过所有藩王,万一顾家心怀不轨,大夏王朝岌岌可危。” “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一道道声音响起,臣子们的想法也很直接,顾锦年带走了十万铁骑,为了赈灾这个可以接受。 但现在又调遣五十万大军过去,这就不合理了,也不是大家能接受的地方。 天知道顾锦年想要做什么?万一是担心大夏王朝即将内乱,带走五十万大军,外加上十万铁骑,这股势力,等待大夏内乱之后,也算是霸主级的存在。 不弱于宁王。 而且镇国公是谁?大夏第一战神,让这种人掌握兵马,绝对是天大的隐患。 “闭嘴。” 下一刻,永盛大帝的声音响起。 他的目光平静,但却凝聚出一股强大的帝王之威。 “朕说过,此次天命侯顾锦年,为灾情总指挥使,他说要什么,朕就给他什么,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尔等爱卿可有良策解决吗?若尔等有,朕也可以听一听尔等的意见。” 永盛大帝声音冰冷。 到了这个时候,还在怀疑来怀疑去? 既然选择了顾锦年,他就不担心顾锦年会乱来。 此言一出,百官彻底沉默。 “顾爱卿。” “回去告诉锦年,朕无条件相信他,朕会在大夏王朝,设下盛宴,等他凯旋而归。” 永盛大帝出声。 说完此话,他将兵符丢了出去,彰显帝王霸气。 很快,永盛大帝起身离开。 而顾宁涯则高呼万岁,将兵符拿着,直接离开去找顾老爷子。 大夏朝堂发生的事情,几乎在一个时辰内,瞬间传开。 顾锦年派顾宁涯紧急前往大夏京都,请兵五十万,由镇国公率领,火速奔赴江中郡。 这个消息,可谓是引起巨大的话题争议。 有人认为,江中郡要出大事,大夏王朝将会发生动乱,顾锦年这一招完完全全是想要在大夏王朝内乱之后,拥有一定的势力。 未来无论谁当皇帝,或者是改朝换代,顾家带着五十万将士,外加上顾锦年之前带的十万铁骑,足可以称霸一方。 再加上顾锦年个人的威望也不少,对于某些人来说,能得到顾锦年的支持,的确与众不同。 而还有人认为,江中郡即将要发生民变,五十万大军,不敢说完全能压制住百姓民变,可至少能有一定作为,不至于让大夏王朝直接内乱起来。 总而言之。 所有的说法,几乎都是朝着不好的方向去说。 宁王府内。 待宁王得知此事后,只做了一件事情。 “让侯君去找一趟顾锦年。” “探探口风,告知他,本王两个儿子的事情,从来没有记在心中。” “若是可以,有机会可以来府上共餐。” “还有,派人去江中郡,大肆散播谣言,就说这所谓的大夏龙穗,乃是神物,让百姓们去种。” 这是宁王的抉择。 消息太混杂了,宁王也不清楚谁是真的谁是假的,但他知道的是,无缘无故不可能调遣五十万大军,而且他还得到一些消息。 江中郡重新恢复农业生产,这是真的。 但很多田里的种子,全部被毁了。 这件事情,很少人知道,这就意味着这些猜测很有可能是真的。 站在宁王的角度,他认为顾锦年想要拥兵自重的可能性很大。 对于什么亲戚感情,宁王根本就不信,一切不过是为了利益罢了。 如此。 转眼之间,两天时间过去。 五十万大军已经快接近江中郡了。 而江中郡内。 则是流言四起。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很多声音,传递的消息很简单,就是这大夏龙穗有问题。 但还有一些声音,坚定无比,说这大夏龙穗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还举例子,什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玩意肯定是好东西,是百姓们没见过,所以出现任何问题,不是种子的问题,而是大家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有些种子会被毁? 主要还是百姓不会种,这本来是皇室种植,需要专门的人照料,来到江中郡,大家伙种植手段无非就是用一些‘肥料’来种植,肯定会出一点问题啊。 就好像让皇帝来吃民间百姓的东西,吃肯定能吃,但吃了以后身子肯定会出问题。 这种言论,得到了普遍的支持,所以江中郡百姓干起活来,更加卖力。 而军中大营内。 数百名老者聚集在此地。 这些都是江中郡各府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者。 他们被顾锦年请来商议一些事情。 “诸位族老。” “如今江中郡内,混乱一片,这几天你们也应当看到了。” “有人不想让江中郡百姓过好来,你们知道为什么有些种子被毁吗?” “就是有人在暗中使坏,导致种子被毁,本侯一人之力,难以控制,已经向朝廷请兵,不出意外明日便会有五十万大军,镇守江中郡。” “诸位族老,眼下正是多事之秋,仅仅依靠朝廷,难以做到上下一心,所以还请诸位族老,一定要稳住乡亲父老,绝不可让贼子得逞,尤其是稻谷,一定要妥善处理,万不可出现有人盗窃之事。” 大营内,顾锦年请各地族老前来,就是进行内部统一,这些族老一个个德高望重,话语权绝对是没问题的,稳住他们,就算是稳住大局,无论外面的流言蜚语有多夸张。 只要他们没有被动摇,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 “侯爷放心,老朽其实也在思考,咱们江中郡百姓这才刚刚看到希望,怎么就惹来这么多是非,如今听完侯爷之言,老朽明白了。” “侯爷,请您放心,这事老朽一定会严加看管,侯爷一片好心,我们实实在在是看到的。” 众族老纷纷点头答应,他们看得出来,顾锦年是一心一意为民。 “那就请各位族老辛苦。” “待江中郡定下,本侯会为诸位立下功德碑。” 顾锦年出声,这话一说,众族老瞬间内心大喜了,要说给他们银子,他们不需要,都到了这个时候,说句不好听的话,人都快死了,还要钱做什么? 可立功德碑不一样啊,这可是名流千古的事情。 一时之间,众族老内心火热。 随后在顾锦年的安排下,坐着马车回去。 也就在此时。 大营内,方敬成走了进来。 “侯爷。” “结果出来了,土壤运到白哲府,当天还好,第二天没什么大问题,于今日所有种子全部枯竭,方才传来消息,种子全部枯竭而死了。” 方敬成开口,将结果告知顾锦年。 听到这话,顾锦年也长长吐了口气。 如自己猜想一般。 变异后的大夏龙穗只适合在江中郡生长,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如果能在任何地方生长,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敌国窃走了,相当于是共享,给别人做嫁衣。 现在得到这个结果,很好很完美。 “让你统计的耕地总数结果如何?” 得到这个结果,顾锦年直接询问这件事情。 “回侯爷,根据州史记载,江中郡目前有耕田两万万又四千六百万亩地。” “其中上等耕地为五千七百万亩,中等耕地一万万又三千万亩,下等耕地为五千九百万亩。” “废田一万万又四千八百万亩。” 方敬成给予回答。 上等耕地,就是良田,量产都高达六百斤左右。 中等耕地,就是寻常耕田,量产普遍在三百斤左右。 而下等耕地,是根据水源再加上土壤等等因素,量产普遍在一百五十斤左右。 如果可以解决水源问题,就不存在下等耕地这个说法,基本上都是中等耕地。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可江中郡地下不知道有个什么鬼东西,种子变异后,不怎么需要水源,所以江中郡没有下等耕地。 也就是说,处理妥当的话,江中郡将拥有三万万又九千四百万亩耕地。 扣除五千七百万亩上等耕地。 还剩下三万万又三千七百万亩中等耕地。 大夏龙米,在这种地方的耕地,预计产量是六百斤一亩,稻穗的谷粒是两倍。 地下的神秘之物,只能给予大夏龙穗生长养分。 简单换算一下,收割一次就是两千零二十二万万斤粮米,换算下来那就是十六万万又八千五百万石粮食。 算一人一日口粮为三两,总要加点配菜啥的吧,不可能干吃饭? 一个月口粮则是九十两,等于五斤半,约算六斤。 一年就是七十二斤。 可供二十八万万百姓吃整整一年。 这其中还不包括扣除的五千七百万亩良田啊。 数据很夸张,但夸张的原因是三点。 第一,大夏龙穗稻谷翻倍,比寻常的大夏稻穗多了一倍稻谷。 第二,大夏龙米蕴含的能量极强,孩童吃一两就行,青壮年二两就够了,老人妇女差不多一两。 第三,江中郡本来就是粮产大地,大夏王朝三分之一的粮税,都是依靠江中郡。 大夏王朝有七十二郡,也就是说七十一个郡,加起来也才是江中郡的两倍产量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