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江中郡府城之外。 大夏将士正聚集在外,如往日一般起锅烧饭。 原本应该是卯时就要开始做饭,但因为昨天做的饭,导致这些百姓吃撑了。 所以今天推迟了几个时辰。 军中大营内。 方敬成回报着一些事情。 “侯爷,周郡守传来消息,粮仓被烧,还剩下不足三成的粮草。” “这三成粮草够江中郡百姓勉强维持半月,目前江中郡也在集资,向外购买粮食。” “大夏龙米给予江中郡百姓,基本上每日约消耗一两,目前各府粮食足够维持数日。” “探子来报,有一批将士正赶往江中郡,目前已经查明是宁王的人,请侯爷指示。” 方敬成将一件件事情告知顾锦年。 军中大营内。 当听到宁王的人马出现,顾宁涯和李基不由微微皱眉。 “宁王的人来这里做什么?” “这个节骨眼,宁王派人来做什么?” 两人十分好奇,不明白宁王突然来访是为何? “回太孙,回指挥使大人。” “根据探子来报,宁王派他麾下军师侯君亲自奔赴江中郡,一共有十万人马,而且这十万人带着不少粮草牛羊。” “若不出意外的话,应当是宁王前来赠送粮食,很有可能是宁王误判,认为江中郡百姓正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想趁此获取百姓民意。” 方敬成没有直接说出,而是以猜测的口吻去说。 他现在什么官职都没有,连入幕都没有入,自然不敢去诽谤宁王,哪怕是在顾锦年面前。 “获取民意?那当真是有戏看了。” “这宁王还真是够聪明的啊,看到江中郡这个样子,立刻派人过来赠送粮草,好在锦年叔稳了一手,不然当真只是给二两米的话,估计宁王还真能获取百姓民意。” 众人又不蠢,哪怕是李基都知道宁王打的什么主意。 “锦年,你是怎么想的?” 顾宁涯开口,询问顾锦年怎么说。 “让他们的人马进来,我军带的粮草不多,刚好宁王送两顿饭,岂能拒绝宁王的好意?” “不过,让他们也设宴,由百姓自己选。” 顾锦年挺乐意见到宁王过来送东西,虽说送的东西肯定影响不到宁王,可最起码白跑一趟,浪费这些粮食对大夏来说终究是有利的。 同样再看看百姓对大夏龙米到底是什么想法,算起来江中郡府城的百姓,已经吃了两顿大夏龙米,会不会厌烦?也是一个试验结果。 刚好让宁王的人来试一试看。 “告知周满,将所有粮食全部对方在城内广场,派重兵把守。” “今日设宴结束之后,从江中郡十九府,各自挑选一千人赶往江中郡府城。” “这一千人内,必须要有三百名老者,各亭各县,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者,纷纷请来,用马车接送,决不可怠慢。” “还有,让周满联系江中郡三大世家,此番江中郡大难,本候也不让他们捐赠银两粮草,这三大世家应当有不少耕牛农具之物,全部拿出来,就算是三大世家的一点心意。” “回头待江中郡旱灾结束,也会一一归还。” 顾锦年开口,下达这三道命令。 “敬遵侯爷之令。” 后者也不啰嗦,直接答应下来,随后转身离开此地。 待周满离开后,顾锦年也起身舒展一番筋骨,看向李基和顾宁涯道。 “走,咱们去看热闹。” 说完这话,两人立刻起身,跟着顾锦年过去瞧热闹。 此时。 府城内,所有百姓已经排成长龙一般的队伍。 一个个拿着自家的碗筷,等待着发粮。 而且百姓们排队时,也在谈论着这大夏龙米的好处。 “没想到有一天,咱们也能吃上皇帝吃的米,啧啧,这还真是三生有幸啊。” “是啊,是啊,多亏了侯爷,若不是侯爷把咱们老百姓放在第一位,说实话咱们能吃上这么好的米吗?” “那肯定是吃不上的,说实话,我可是听说了,这米是皇帝亲自赏给侯爷的,这次赈灾,侯爷直接拿出这么好的米给咱们,简直是圣人啊。” “何止是圣人,你们是不知道,这个米大有来头,这个米好像叫做什么什么龙米,反正各大王朝都需要这种米,普通人吃了,延年益寿,像侯爷这种大人物吃了以后,可以突破武道修为,平日里听说侯爷也只是吃个二两左右,现在全给咱们吃了。” “这何止是圣人啊?” 百姓们夸赞着顾锦年,跟不要钱一样,疯狂称赞。 只不过说着说着,也有人感慨不已。 “说实话,要不是咱们遇到这种事情,可能就真的没机会吃上这般上等好米了。” “以后咱们可就难了。” 有人感慨,觉得这大夏龙米美味无比,想到以后没机会吃了,不由难受。 “是啊,你这么一说的话,我也莫名有些难过了。” “这种米,都是真正的权贵才能吃到,咱们能吃到一次也就够了,没白活。” “话虽然是这个话,可吃过这么好吃的米,以后再让我去吃那些米,实话实说,真难以下咽啊。” “可别说了,我家里不是还有一点余粮吗?昨日我煮了一点,也没别的,就是想尝尝味道,以前吃还不觉得什么,现在一吃,跟吃糟糠一样。” “唉,伱说咱们以后要是没得吃,岂不是天天想,夜夜想?” 百姓们议论着,吃了好东西,其实也不是一件好事,最起码以前不觉得家中粮米差,即便是吃过点好米,也就那样,可大夏龙米不一样啊。 吃了以后,精神抖擞,什么延年益寿,百病不侵都是小事,最主要的就是这感觉没了。 终究还是有些难受。 但转念一想吧,这都什么时候了,闹灾了,能活下来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事情,还想天天吃这种米? 完全就没一点意思啊。 长龙般的队伍,排了十队,而另外一处则空着。 此时此刻。 侯君带着十万大军前来,他没有轻举妄动,毕竟顾锦年的人马在这里,如果不事先打好招呼,只怕也会惹来一些争议和麻烦。 不过他没有直接去找顾锦年,而是等待着什么消息。 很快,几道身影出现。 “见过大人。” “大人,已经查明,天命候将士依旧是煮白饭,没有杀猪宰羊。” “大人,附近有两条河道,而且这城外有一块空地,可以用来设宴。” 随着几道声音响起,侯君满意无比,尤其是听到顾锦年的将士,还是在煮白米饭,更加喜悦了。 “全军听令,立刻起锅烧水,屠宰牛羊,准备设宴。” 侯君开口,说完这话,他看向身旁两名偏将道。 “你们二人随我来。” 他要去见顾锦年,说明来意,虽然知道顾锦年肯定不乐意,但他已经准备好了说辞,毕竟自己是过来赈灾的,如果顾锦年不让,遭殃的可就是百姓。 想来顾锦年也不会惹来这种骂名。 所以他提前让将士们开始起锅烧水。 如此,差不多半刻钟后,侯君来到顾锦年面前。 “在下侯君,为宁王府管家,见过侯爷。” 来到顾锦年面前时,侯君没有半点嚣张跋扈,取而代之的是尊重,他是宁王的属下,往大了说,他算得上是宁王亲信。 往小了说,其实就是个手下罢了。 顾锦年乃是天命候,说句不好听的话,如若顾锦年现在倒戈,说要帮助宁王打天下,顾锦年的身份地位,将会直接超越他。 再者,他深知顾锦年的手段,你要是跟顾锦年来硬的,顾锦年就敢做一些让你想不到的事情。 你要是服软,顾锦年也愿意跟你虚与委蛇。 所以,他没有半点盛气凌人,反而毕恭毕敬的很。 “侯君?” “听闻过大名,宁王麾下第一谋士。” “这带十万大军前来,是为何何事?” 顾锦年皮笑肉不笑道。 对侯君没有笑容,也没有太冷淡,属于合理的情绪。 “侯爷,我家王爷得知江中郡遭遇大旱,得知无数百姓深受旱灾之苦,故而拿出府内仅剩不多的粮食,想要来赈灾救民,还请侯爷同意。” 侯君开口,道出来意。 这话一说,顾锦年负手而立,没有看向侯君,而是淡然开口道。 “宁王有这个心意,当真是好,倘若大夏所有王爷都能学习宁王,这江中郡之难,又算的了什么?” “行吧,把粮食留下,替本候转告一声宁王,多谢了。” 顾锦年顺着侯君的意思开口。 这样的表现,在侯君眼中属于正常,所以听到这话后,侯君早就有所准备。 “侯爷。” “宁王有令,这江中郡百姓数量极多,恐防有人中饱私囊,贪赃枉法,所以下令,必须要让将士们亲自将这些饭菜做好,让百姓能够享用。” “还请侯爷恕罪。” 侯君出声。 顾锦年听到这话后没有回答,他早就猜到侯君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自己刚来到江中郡,直接封锁整个府城通道,无论是百姓还是商人,都不能离开江中郡。 如此一来的话,里面一些心怀不轨之人,即便是知道一些什么消息,也传递不出去。 而外面的人,也压根不知道内部的事情。 当然,凭借十万将士的能力,自然无法精准打击这些心怀不轨之人。 可周满乃是江中郡郡守,很多事情顾锦年不知道,但难不倒这个江中郡郡守。 这些奸细看似没有任何问题,可实际上被周满派人严加看管着。 换句话来说,外面的人都得到了假消息,至于有些边缘官员,早早的离开了江中郡,结果发现无法进来,所以在外监视着。 假消息传递出去,这是一件好事,至少在这个节骨眼上,谁想要搞事,谁不想要搞事,一清二楚。 “行吧,你们随意。” 想到这里,顾锦年淡淡开口,答应了侯君。 此言一出,侯君有些惊讶,满肚子的话,想要说出来,可最终还是憋回去了。 本以为顾锦年还会说一些言辞,毕竟自己要是在这里烧水做饭,无疑是打顾锦年的脸,所以他都准备好了诸多说辞,什么为了百姓云云之类的话。 没想到都不用了。 愣了少许,侯君立刻回过神来,朝着顾锦年一拜。 “侯爷当真是一心为民,若是大夏多了两位侯爷,百姓将不会受苦。” 这句话一半是真的。 “人人为百姓,人人都是我顾某。” “侯先生,本候一直听闻,你有绝世之才,想结识一二,这是本候的令箭,往后侯先生有什么想法,可以与本候细聊。” 顾锦年出声,他拿出自己的侯令,交给侯君。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少人微微有些惊讶,这侯君乃是宁王麾下第一谋士,对宁王忠心耿耿,没想到顾锦年居然给对方抛橄榄枝。 这侯君还真是不一般啊,能让顾锦年都另眼相看,的确不俗。 看着这块侯令,侯君有些惊讶,但很快欣然接受,原因无他,他的确认为自己是天纵之才,顾锦年说的也没错,他是宁王麾下第一谋士。 所以这块侯令,对他而言,不算什么,别说侯令了,就算是王令,他也不觉得什么。 当然,顾锦年毕竟不一般,如今大夏王朝风头最盛之人,而且还是儒道后世之圣,能得到这种人的认可,侯君还是虚荣心爆满。 “侯爷过誉了,都是些虚名罢了。” 侯君略显凡尔赛道。 顾锦年则微微一笑,看着方敬成道。 “方先生,送一下侯先生吧。” 说完此话,顾锦年也不啰嗦什么,转身继续去看将士们煮饭蒸米。 而得到许诺。 侯君也只是朝着顾锦年一拜,旋即离开,至于方敬成则跟了过去。 方敬成相送,或许是因为得到顾锦年的赞赏,侯君内心明显十分喜悦,主动打开了话匣子,与方敬成随意聊了几句。 只是这不聊还好,一聊他发现方敬成的见识很不错,是个人才。 两人前前后后聊了接近一个时辰,有关于朝廷局势,也有关于一些儒道之说,施世家门阀这些事情,发现方敬成都能侃侃而流。 一时之间,起了爱才之意,既然顾锦年刚才拉拢自己,那侯君也顺便拉拢一下方敬成,不然引起宁王的怀疑也不太好。 听到侯君的拉拢,方敬成没有答应下来,但也没有在第一时间拒绝,而是笑呵呵的说,如若有机会想要去拜访侯君一番,只不过人生地不熟,也怕侯君飞黄腾达不愿意理会他。 所以想要侯君一点随身之物。 此话一说,侯君显得十分随意,顾锦年一块侯令都给了自己,拉拢方敬成自然也不会吝啬。 “这块玉佩,是宁王当初赏赐给愚兄的,贤弟若是以后回心转意,以此物来宁王府找我即可。” 侯君显得很洒脱。 当下,方敬成受宠若惊,接过信物之后,又说了一番话,想要侯君的一份墨宝,一来是瞻仰,二来是以后能够拿着墨宝去找侯君,说来说去营造的感觉,就是怕侯君飞黄腾达之后,不理会人。 明白方敬成的心意,侯君连连说了几次,但架不住方敬成吹捧,最终心情大好之下,写了一首诗,虽然一般般,但韵脚都有,聊表二人相见之缘。 得到墨宝,方敬成好好藏着,随后告辞。 待方敬成走后。 侯君不得不感慨道。 “这个顾锦年当真是运气好啊,身边竟然有如此人才,等明日回王府内,要跟王爷好好推举推举此人。” “不过,先看看情况,若是他能成为我的手下,对我来说,也是如虎添翼啊。” 侯君赞叹着方敬成。 而此时,几道身影走来。 “大人,宴席已经摆好,不过这饭菜至少还要等一个时辰,要不要先让百姓落座?” 一道声音响起,告知侯君这里的情况。 “好,让城中百姓迅速落座,不过不要告诉他们吃什么,等饭菜端上来以后,让他们自行感受即可。” “不要声张,给他们一个惊喜。” 侯君笑呵呵道。 而与此同时,另一处。 得到侯君墨宝,方敬成也来到顾锦年面前。 “侯爷,东西已经到手了。” 方敬成出声,拿出侯君的贴身玉佩还有墨宝。 “好。” “劳烦先生,临摹侯君笔迹,写一封求粮信,就说江中郡百姓受王爷大恩,兴奋狂喜,一个个感恩戴德,恨不得给王爷做牛做马,顾锦年气到恼羞成怒。” “请宁王再拨粮食二十万石,牛群三千头,黄金百万两,用以赈灾救民,获取江中郡万万百姓之恩德。” “记住,再去百姓身上各自剪下一块碎衣,请几个女子,缝成衣服,给宁王送去。” 顾锦年开口,他见到侯君的第一眼,就想到了这么一个计谋,所以在刚才他特意让方敬成去送侯君,就是想要获得侯君的信物,再加上侯君笔墨。 以此来骗取宁王的物资。 虽然影响不到宁王的根本,但对于江中郡来说,能多搞点东西就多搞点东西,粮仓还剩下不足三成,仅仅只供全郡百姓吃个十五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