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边雄、黄兴辅、朱懋恭这三个混账竟然如此丧心病狂,如此胆大包天! 这一次,他真是被这三个蠢货给坑死了啊! 刘健、马文升和张敷华三位朝堂真王满脸苦涩,哪怕他们早有预感这是山东士绅缙绅做出来的好事,可是他们也万万没有想到,这些士绅缙绅竟然会如此丧心病狂,丧尽天良! 这一次,整个山东之地都将迎来一场血洗了! 月台之上,朱厚照面无表情,皱着眉头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但他越是如此,越是表现得镇定冷静,月台下面的群臣心里面就越是惊惶不安! 以往这个小皇帝,就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有什么想法全都写在了脸上。 比如文臣缙绅一旦反对他的意见,他就会暴跳如雷,丝毫没有身为帝王应有的气度和威仪! 先贤有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 君说话如果不慎密,就会失去臣子的拥护;臣子说话如果不慎密,就会失去生命;进行中的事情如果不慎密就会办不成功。 先前这个小皇帝言行举止如同稚嫩的孩童一样,自然不可能得到文臣缙绅的尊重拥戴,他还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面决断朝政! 但是现在,情况却完全不一样了! 不知从何时起,这位皇帝陛下变得越发内敛,越发神秘,越发深不可测,也鲜少再见到他当众发怒了。 然而这种变化,却是让文臣缙绅收起了轻视之心,开始正视起了这位大明皇帝! 毕竟,少年天子,那也是天子啊! 更何况这位少年天子,手里面还握着兵权,整个京军现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少年天子是否年少,其实并不重要了! 哪怕凭借他手里面的京军战兵,文臣缙绅也不敢再像以往那般轻视于他! 良久的沉默之后,朱厚照终于开了口。 “可有证据?” 对啊,可有证据? 你高禄言之凿凿地称这一切都是边雄、黄兴辅和朱懋恭三人所为,那证据呢? 没有证据你高禄说的这些,可能都只是你编造出的谎言,为了给自己脱罪罢了! 不过这场戏既然演到了现在,那证据自然是有的! 只见高禄从怀中取出了一封密信,朗声道:“陛下请看,这就是边雄那个畜生当初写给臣的密信!” “呈上来,将边雄以往的奏报取来,核对笔迹!” 朱厚照淡淡下令道,刘瑾立刻着手安排。 很快边雄的奏报被取了过来,小皇帝却是看都不看一眼,而是将目光移向了刘健、马文升和张敷华三人。 “元辅,总宪,大冢宰,你们三位看看,这是不是边雄亲笔所写?”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问题。 如果三位朝堂真王仔细对比后,确认这封密信就是出自边雄之手,那么也就意味着高禄先前所说的一切骇人听闻的事情,全都是事实真相! 但如果不是,那这高禄就是在胡乱攀咬,编造故事,诬陷重臣,试图给自己脱罪! 那么,刘健、马文升和张敷华三人当作何选择呢? 三人对视了一眼,还是一板一眼地拿起密信与奏报对比了起来。 不过三人心里面都清楚,高禄所说的这一切,肯定都是铁一般的事实,不然那位中山侯也不会手下留情,留这高禄一条狗命,将他连夜送回京师了。 既然这就是事实真相,那这字迹对比其实没有什么必要了。 就算这封密信是锦衣卫伪造的,那也是真的! 密信真假不重要,他们三人的态度才重要! 朱厚照之所以让刘健、马文升和张敷华三人核对笔迹,就是想要看到这三位朝堂巨头的态度! 事实真相如何,已经很是明朗了! 这些士绅缙绅都已经坐到了这种丧心病狂的地步上,难道还要容忍他们继续祸国殃民吗? 同一个问题,浮现在三位朝堂真王的心田。 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三人身上,包括刘宇在内。 刘宇现在恨不得跪倒在地上求他们三人,开口说这封密信是假的! 但是,公道自在人心! 三位朝堂真王早就私下议论过此事,现在不过是当众表态罢了。 都察院总宪大人张敷华当即表态,跪地朗声道:“陛下,笔迹无误,确为边雄亲笔所写!” “臣请立刻派遣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组建三法司巡察组,进驻山东地方官场,将边雄、黄兴辅和朱懋恭等一众山东官员全部停职查问,肃清地方官场弊政!”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那密信竟然是……真的?! 边雄、黄兴辅和朱懋恭三人竟然当真丧心病狂到了这种地步? 勾结倭寇,走私谋利! 利用妖教,屠戮百姓,构陷重臣! 还有什么是他们三人不敢做的? 这简直就是大明自开国以来最大的丑闻啊! 天官马文升也颤颤巍巍地跪倒在地上,直接开口请罪。 “陛下,山东出现如此恶劣之事,我吏部也有着不可推卸的失察之责,还请陛下降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