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朝天阙,也就是“伏阙”,这可是文臣缙绅与皇帝抗争最为激烈的手段! 一旦发生了这种事情,要么就是皇帝血洗群臣,要么就是皇帝退让满足群臣的政治述求! 这大明王朝的士大夫群体多次“伏阙”抗争,君臣冲突的激烈情状在历朝历代中尤为凸显。 这些古代王朝里面,群臣利用“伏阙”抗争皇权,这种现象曾经屡有发生。 其中最为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围宋,太宰李邦彦主张割地求和,以太学生陈东为首的在京官员、士子,以及数万民众“伏阙”请诛李邦彦,复用主战派官员李纲,结果宋钦宗迫于群臣压力,不得不启用李纲任京城防御使,将李邦彦逐出朝堂。 说白了,臣权与皇权的争斗,历朝历代一直都存在。 而前宋那畸形的政治体制,就使得臣权高度膨胀,甚至一度有赶超皇权的架势。 前宋士大夫,那可是出了名的政治群体,连皇帝都敢写文章上奏书当面喷的那种! 这大明王朝的群臣“伏阙”事件,是从成化年间开始的。 那一次是因为大明战神朱祁镇的两宫太后,钱后是元配,周后是成化帝朱见深生母,钱后死了按制当祔葬帝陵,可周后还没死,她想抢这个位置,跟朱祁镇合葬在一起,僭越嫡后的礼仪。 所以成化帝为了满足自己生母的要求,就命群臣于帝陵外别选址以葬钱后,这自然不合礼数,毕竟人家钱后才是元配嫡后,周后不过是母凭子贵罢了,以前还只是个贵妃。 明制只有嫡后才可以系帝谥及祔太庙,继后及皇帝生母都不系帝谥、别祀奉慈殿,所以科道言官、礼部尚书姚夔等跪伏文华门外,要求成化皇帝立即做出决定,最终成化帝迫于群臣现场压力,钱后终以礼祔葬帝陵。 不过周太后还是暗中搞了鬼,改变朱祁镇的陵寝设计,使自己将来也得以与英宗合葬,而且钱后虽与英宗同陵墓却异隧,葬处距离英宗玄堂有数丈,中间的隧道被填满了,周后自己这边的隧道却是空的,而且离得很近。 也不明白朱祁镇这样一个渣滓中的渣滓,还要抢着跟他合葬,死后还想跟他幽会,那周太后是怎么想的。 “那他们的述求是什么?” 汤昊再次发问。 这群臣“伏阙”自然不是吃饱了撑的,而是为了向皇帝表达自己的政治述求,说白了就是一种与皇帝斗争的方式,只是这种斗争十分激烈罢了。 就比如姚夔等官员,他们伏阙就是告诉成化帝,俺们要坚守礼法礼制,只有嫡后才可以系帝谥及祔太庙,让你家那位周后趁早消停一点。 陈宽闻言则是停下了脚步,扭头看向他。 “他们的述求很简单。” “释放何天衢等三十二名御史,然后诛杀中山侯!” 嘶…… 我的个乖乖! 我汤某人何德何能啊? 值得你们如此小题大做,伏阙逼迫小皇帝诛杀我? 汤昊忍不住笑了,不过他发现了一个不对劲的地方。 “方才我并未见到九卿重臣,连李东阳和刘大夏都没有见到!” “按厂卫收集到的信息可知,执掌都察院的总宪屠勋,并不是他们的人吧?那为何这些科道言官……” “因为张敷华!”陈宽直接给出了答案,“方才跪在最前面的那位白发老者,硕果仅存的五朝元老,都察院的定海神针!” “不知道李东阳他们怎么请动了这位,带头跪倒在那里,誓要诛杀了伱!” “有他一人在场,就完全足够了!” 张敷华! 五朝元老! 定海神针! 誓要诛杀中山侯! 这一次,汤昊沉默了。 好一记借刀杀人! 李东阳,你还真是想死了啊! 很快乾清宫到了,小皇帝正满脸阴沉地坐在龙椅上面。 而大殿里面还有一人,内阁老首辅刘健。 事实上,刘健不得不来,也必须要来! 他麾下那些人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刘健竟然浑然不知! 局势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些失控了,而他刘健这位内阁首辅,则有失察之罪! 毕竟,朝堂之上的官员,大部分以内阁为主,少部分以天官为主。 可是,他刘健这个内阁首辅,现在却是连自己麾下的人都管不住了,以致于闹出了这等惊天祸事! “野人,你终于来了!” “现在该怎么办?李东阳和刘大夏甚至都没有露面!” 汤昊没有回答小皇帝的问题,而是扭头看向了老首辅刘健。 “元辅大人,此事你……知情吗?” 刘健摇了摇头,满脸苦涩神情。 “老夫并不知情,得知消息后已经晚了!” 确实已经晚了,或者说完了。 刘健得知消息后,急忙赶到了承天门外。 如果带头之人是屠勋,刘健还劝得住,但偏偏是那张敷华! 第(2/3)页